联合国公布的数据显示,不当的人类活动以及气候变化导致占全球41%的干旱地区土地不断退化,荒漠面积逐渐扩大。中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范围广,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这启示我们( )
①要注意事物间的多样性联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②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
③要坚持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④应防微杜渐,人为地阻止随时可能发生的质变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建国后,我国人口政策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从“人多力量大”——鼓励生育,到“计划生育”——鼓励“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到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单独二孩”政策——生育政策适当放宽。这说明:( )
①矛盾特殊性通过普遍性得以体现②主观与客观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④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下列名句反映的哲理与其一致的是:( )
①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③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④天时人事同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呼吁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是“守护”环境的重要法宝。之所以要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是因为:( )
A.先进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 B.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D.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处于先导性地位 |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罩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通过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 )
①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
③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
④现代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农民工的市民化过程是借助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力量,让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向城市市民转化的过程。但农民工与城市主流社会、文化相疏离,形成农民工的“文化孤岛”。要解决农民工的“文化孤岛”,必须:( )
A.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 B.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
C.用城市文化改变农村文化 | D.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