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四川省于2009年实施”9+3”行动计划(即藏区学生在本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后,再到内地接受三年的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到2014年共有5万余学生享受这一政策优惠。这一措施( )
A.说明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 |
B.维护了少数民族文化管理自治权 |
C.有助于实现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 |
D.根本上解决了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 |
金融危机下,信心的树立来源于对形势的正确判断,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重要。这说明()
A.信心具有能动性 |
B.对形势作出正确判断就一定会产生信心 |
C.只要树立信心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 |
D.物质的东西依赖于人的信心 |
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肯定了世界的可知性,但他把人看成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产物,并用唯心主义解释社会现象。马克思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主要是指他的哲学()
A.没有实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
B.有一半的内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 |
C.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
D.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上不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
李载仁是唐朝皇族的后裔,他生性迂腐,从不吃猪肉。有一次,家里的仆人打架了,李载仁大怒,叫人立即从厨房里拿来大饼和猪肉,让打架的人当着他的面吃下去,并且警告说:以后如果胆敢再打架,一定要在猪肉里加上酥油来重重地惩罚你们。从哲学角度看,李载仁的这种行为()
A.脱离了客观实际,以个人好恶来办事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
B.体现了人们由于利益的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反映不同 |
C.说明意识能够决定事物的发展 |
D.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
下列观点中,与“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这一世界观相同的是()
A.“物是观念的集合” | B.“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
C.“子不语怪、力、乱、神” |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和辩证思维,《老子》、《周易》、《庄子》、《孙子兵法》等著作中所包含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要远远早于马克思主义中的辩证法,这说明()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
B.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是我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
C.从文化的发展程度上讲,中华民族比其他民族都优秀 |
D.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