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时大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使农作物受损,甚至死亡的气象灾害。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集资料制作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霜期表”。据此回答下题。

纬度
23.5°N
30°N
40°N
45°N
霜期时长
5天
15天
55天
105天

 
材料中不同地区霜期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

A.作物品种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

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

A.天气严寒 B.地面辐射弱
C.微风 D.大气逆辐射强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下图回答56-57题:

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主要波段是

A.红外线 B.X光 C.可见光 D.紫外线

遥感技术可用于
①监测植物病虫害发展状况
②监测台风的移动路径
③监测洪水淹没面积
④分析地震造成的损失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在1998年长江洪涝灾害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监测网有
①气象监测网②地震监测网③水文监测网④海洋监测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工程的是
①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②黄河中上游防护林
③西气东输
④沿海防护林
⑤大亚湾核电站
⑥加固荆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⑥

我国东部地区农业灾情特别严重的原因是
①人口众多②耕地集中③农作物播种面积广④灾种集中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