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剽窃piāo摒弃bìng煞风景shā独当一面dāng |
B.吟哦é信笺jiān捋胡子luō差之毫厘chà |
C.亘古gèng蹁跹xiān花骨朵gū沐猴而冠guàn |
D.绯闻fěi刨冰bào夹克衫jiá焚膏继晷guī |
下列内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大学》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B.《晋灵公不君》一文中,晋灵公不君就表现在“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以观其辟丸”,和虐杀厨师三件事上。 |
C.孔子撰《春秋》,在语言平面上“不露山水”,但在表达平面上,自能见其“微言大义”,后人就称这种手法为“春秋笔法”。 |
D.《南能北秀》一文对南北二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在对于人的心性的认识上,他们是一致的,即都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变的真性,而众生因迷妄颠倒不能觉悟。而从悟道方式上看,虽然侧重点不同,却是互为补充的。 |
下列文学常识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包括“经史子集”:经部指儒家的经典;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子部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集部指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 |
B.“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最初是由南宋朱熹编辑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发挥。 |
C.“前四史”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编写体例有“国别体”、“纪传体”、“编年体”等。 |
D.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时代,大批人才脱颖而出,各种主张和学说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文化经典代表作品有《老子》《论语》《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荀子》等。 |
判断下列说法哪一句不是孔子的言论()
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B.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D.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下列各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在先秦诸子散文里,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之作,记载了孔子和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经典之一。 |
B.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幻想国家退回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他的思想,是完全消极的。 |
C.孟子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战国时期,他提倡仁政和王道,并在各诸侯国中间积极游说。 |
D.儒家和道家思想,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他们在某些方面又有互补性,共同影响了我们民族思想的发展。 |
下列对于佛教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是从域外传入我国的。但佛教最早传入我国的确切年代已很难考定,一般比较通行的说法,佛教是在唐朝僧人玄奘从印度取经后开始传入中国的。 |
B.佛教的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发展的真实写照。 |
C.隋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国际文化交流活跃,佛教综合南北思想体系,发展为许多新的宗派。其中禅宗结合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传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 |
D.五代以后,佛教开始走向衰落。但是,在长期的传播中,佛教的思想已经内化进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