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采桑子     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上片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刻画出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有人评说此词流于颓唐,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下片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夜思中原
(南宋)刘过①
中原邀邀路何长,文物②衣冠③天一方。
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④。
关河夜月冰霜重,宫殿春风草木荒。
犹耿孤忠思报主,插天剑气⑤夜光芒。
【注释】①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南宋人,尚气节,以功业自许,多次进恢复中原之策,不为时所用。屡试不第,漂泊于江湖间。②文物:礼乐、典章制度的统称。③衣冠:指士钟、世家大族。④天阊:即天门,指朝廷。⑤剑气:语出《晋书·张华传》,他夜观天象,见牛斗间紫气冲天,派人到江西抢到被埋的宝剑。
请赏析诗歌首联的妙处。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给“海囤族”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个字(含标点)。
所谓“海囤族”就是囤货一族,而且什么都囤,囤的标准只有一个:便宜。从表面上看,“海囤族”反映的是百姓应对日益高涨的物价的盲目和慌乱,而背后却凸显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失范。海囤族的行为固然失去理智,但面对日益高涨的物价,这实在也是他们无奈的选择。与其说他们“囤”的是生活必需品,倒不如说囤的是“安全感”。从“菜奴”“特搜族”“团购族”到“省钱攻略”“买菜秘笈”,可以说,民众的智慧已经发挥到了极致。

【改编】阅读面诗歌,完成小题。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试赏析这首诗的一二两句。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改编】阅读下这首词,完成小题。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断肠。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词上阕用了哪些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赏析下阕结尾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小题。
踏莎行·春暮
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墉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请赏析诗句“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试分析下阕结尾的艺术特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