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开头“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答: 。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诗人常借它曲折达意。这首词下阕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化用桓温北伐的典故有什么深意?
答: 。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①这首诗上片写景,下片写情,二者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情感纽带的是哪个意象?
②王国维认为这首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
得荷之神理者”(《人间词话》),你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这个评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1)在诗歌一、二两句中,哪些字眼最能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次北固山①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1)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答:
(2)解释颈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答: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龛山凯歌①(五首其一)
徐渭
短剑随枪暮合围,寒风吹血着人飞。
朝来道上看归骑,一片冰红冷铁衣。
注:①龛山,位于今浙江萧山县北钱塘江边。本诗作者徐渭(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曾随会稽典史吴成器在龛山歼灭进犯的倭寇。此役吴成器统兵进击,遇敌死战,战斗惨烈,最终以一当十,大获全胜。
(1)请简要描述本诗前两句表现的战场情景。
(2)结合诗句,分析最后一句中的“冷”字妙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