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权力的三分以及高官们在各自机构内分享领导权的做法,确保了皇帝以下高层官僚的分权和制约。”费正清的这段话主要评价的是
A.三省六部制 | B.科举制 |
C.行省制 | D.军机处 |
自古至今,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是每个朝代和国家统治者高度重视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前期,回部上层发动叛乱,乾隆帝下令调兵讨伐,在清军的有力打击下,叛乱贵族慌忙西逃帕米尔。不久又逃往巴达克山,被当地首领擒杀,叛军纷纷投降。后来清政府又设置机构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选自历史教材
(1)材料一中“清政府又设置机构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指的是哪一措施?此措施反映当时什么历史特征?
材料二元末明初,由日本的武士、浪人及奸商组成的“倭寇”群体,经常到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进行武装抢劫走私,时称“倭患”。
—— 选自课标解读
(2)针对材料二中的“倭患”问题,明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为抵抗外来侵略清朝前期政府又曾有怎样的举措?
(3)结合历史和现实,请说出我们应如何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李明同学正在进行中考复习,搜集到以下三幅图片,由此判断他复习的主题是:
1947年杜鲁门发表国会演说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A.凡尔赛体系 | B.华盛顿体系 |
C.多极化趋势 | D.冷战 |
“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者经济的。”最能体现该文件精神的事件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 D.冷战的开始 |
清末一位状元实业家救国,并身体力行,创办了一些列民族工业。这位状元实业家是
A.邓世昌 | B.张謇 | C.康有为 | D.严复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另起炉灶” |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