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答李生第一书
皇甫湜
辱书,适曛黑,使者立复,不果一二。承来意之厚,《传》曰:“言及而不言,失人。”粗书其愚,为足下答,幸察。
来书所谓今之工文,或先于奇怪者,顾其文工与否耳。夫意新则异于常,异于常则怪矣;词高出众,出众则奇矣。虎豹之文,不得不于犬羊;鸾凤之音,不得不锵于乌鹊;金玉之光,不得不炫于瓦石;非有意先之也,乃自然也。必崔嵬然后为岳,必滔天然后为海。明堂之栋,必挠云霓;骊龙之珠,必锢深泉。足下以少年气盛,固当以出拔为意。学文之初,未自尽其才,何遽称力不能?图王不成,其弊犹可以霸;其仅自见也,将不胜弊矣。孔子讥身不能者,幸勉而思进之也。
来书所谓浮艳声病之文,耻不为者,虽诚可耻,但虑足下方今不尔,且不能自信其言也。何者?足下举进士,举进士者,有司高张科,每岁聚者试之,其所取乃足下所不为者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足下方伐柯而舍其斧,可乎哉?耻之,不当求也;求而耻之,惑也。今吾子求之矣,是徒涉耻濡足也,宁能自信其言哉?
来书所谓汲汲于立法宁人者,在位者之事,圣人得势所施为也,非诗赋之任也。功既成,泽既流,咏歌记述,光扬之作作焉。圣人不得势,方以文词行于后。今吾子始学未仕,而急其事,亦太早计矣。
凡来书所谓数者,似言之未称,思之或过;其余则皆善矣。既承嘉惠,敢自疏怠!复所为,俟见方尽。湜再拜。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得不于犬羊炳:鲜艳,明亮
B.何遽称力不能逮:突然
C.有司高张科格:格律
D.复所为聊:姑且,暂且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未自尽其才以其无礼于晋,贰于楚也
B.在位者之事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C.是徒涉耻濡足也泉涓涓
D.孔子讥身不能者夫庸知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足下以少年气盛,固当以出拔为意。 
                                                                      
(2)耻之,不当求也;求而耻之,惑也。
                                                                      
作者在信中给了李生哪些建议?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10处)  
天 之 利 下 民 其 仁 至 矣 未 有 美 于 味 而 民 不 知 者 便 于 用 而 民不 由 者 厚 于 生 而 民 不 求 者 然 而 暑 雨 亦 怨 之 祁 寒 亦 怨 之 己 不善 而 祸 及 亦 怨 之 己 不 俭 而 贫 及 亦 怨 之 是 民 事 天 其 不 善 至 矣
皮日休《原谤》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太元七年……冬,十月,秦王坚会群臣于太极殿,议曰:“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南一隅,未沾王化。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吾欲自将以讨之,何如?”秘书监朱肜曰:“陛下恭行天罚,必有征无战,晋主不衔璧军门,则走死江湖,陛下返中国士民,使复其桑梓,然后回舆东巡,告成岱宗,此千载一时也!”坚喜曰:“是吾志也。”
尚书左仆射权翼日:“昔纣为无道,三仁在朝,武王犹为之旋师。今晋虽微弱,未有大恶。谢安、桓冲皆江表伟人,君臣辑睦,内外同心。以臣观之,未可图也。”坚嘿然良久,曰:“诸君各言其志。”
太子左卫率石越曰:“今岁镇守斗,福德在吴。伐之,必有天殃。且彼据长江之险,民为之用,殆未可伐也!”坚曰:“昔武王伐纣,逆岁违卜。天道幽远,未易可知。夫差、孙皓皆保据江湖,不免于亡。今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对曰:“三国之君皆淫虐无道,故敌国取之,易于拾遗。今晋虽无德,未有大罪,愿陛下且案兵积谷,以待其衅。”于是群臣各言利害,久之不决。坚曰:“此所谓筑室道旁,无时可成。吾当内断于心耳!”
群臣皆出,独留阳平公融,谓之曰:“自古定大事者,不过一二臣而已。今众言纷纷,徒乱人意,吾当与汝决之。”对曰:“今伐晋有三难:天道不顺,一也;晋国无衅,二也;我数战兵疲,民有畏敌之心,三也。群臣言晋不可伐者,皆忠臣也,愿陛下听之。”坚作色曰:“汝亦如此,吾复何望!吾强兵百万,资仗如山;吾虽未为令主,亦非暗劣。乘累捷之势,击垂亡之国,何患不克,岂可复留此残寇,使长为国家之忧哉!”融泣曰:“晋未可灭,昭然甚明。今劳师大举,恐无万全之功。且臣之所忧,不止于此。陛下宠育鲜卑、羌、羯,布满畿甸,此属皆我之深仇。太子独与弱卒数万留守京师,臣惧有不虞之变生于腹心肘掖,不可悔也。臣之顽愚,诚不足采;王景略一时英杰,陛下常比之诸葛武侯,独不记其临没之言乎!”坚不听。于是朝臣进谏者众,坚曰:“以吾击晋,校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而朝廷内外皆言不可,诚吾所不解也!”
(选自《资治通鉴·肥水之战》)
【注】①岁镇守斗:岁,木星;镇,土星;斗,星宿名。斗宿的分野在吴地(东晋占据吴地,吴即东晋)。《汉书·天文志》:“岁星所在,国不可伐。”下文“福德在吴”也是此意。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臣辑睦辑:和睦
B.以待其衅衅:罪过
C.吾虽未为令主令:敬辞
D.臣惧有不虞之变生子腹心肘掖虞:料想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欲自将以讨之不赂者以赂者丧
B.武王犹为之旋师吾属今为之虏矣
C.愿陛下且按兵积谷犹且从师而问焉
D.易于拾遗急于星火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肜大肆吹捧秦王苻坚,极力逢迎,认为东晋不堪一击,前秦替天行道,有不战而胜之功,他的说法正合苻坚的心意。
B.石越和权翼从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对东晋的有利条件作了客观的分析,认为形势对前秦不利,反对前秦攻打东晋。
C.苻融深受苻坚信任,他忠言直谏,可谓苦口婆心。他主张先攻打鲜卑、羌、羯族,解决了心腹之患之后,再攻打东晋。
D.秦王苻坚狂妄自大,幻想一举消灭东晋。他表面上虚心纳谏,其实刚愎自用,当臣子提出反对意见,他感到很不痛快。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返中国土民,使复其桑梓,然后回舆东巡,告成岱宗,此千载一时也!
(2)今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小题。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孔子对“以德报怨”持有什么态度?
孔子的回答具体体现了哪些儒家思想。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赠盖邦式序
(宋)马存
予友盖邦式,尝为予言:“司马子长之文章有奇伟气,窃有志于斯文也,子其为说以赠我。”予谓:“子长之文章不在书,学者每以书求之,则终身不知其奇。予有《史记》一部,在天下名山大川、壮丽奇怪之处,将与子周游而历览之,庶几可以知此文矣。
“子长生平喜游,方少年自负之时,足迹不肯一日休,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今于其书观之,则其平生所尝游者皆在焉。南浮长淮,溯大江,见狂澜惊波,阴风怒号,逆走而横击,故其文奔放而浩漫;泛沅渡湘,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恨,竹上犹斑斑,而不知鱼腹之骨尚无恙乎?故其文感愤而伤激;北过大梁之墟,观楚汉之战场,想见项羽之喑呜,高帝之谩骂,龙跳虎跃,千兵万马,大弓长戟,交集而齐呼,故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而胆栗;西使巴蜀,跨剑阁之鸟道,上有摩云之崖,不见斧凿之痕,故其文斩绝峻拔而不可攀跻;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彷徨乎汶阳洙泗之上,故其文典重温雅,有似乎正人君子之容貌。凡天地之间万物之变,可惊可愕,可以娱心,使人忧,使人悲者,子长尽取而为文章,是以变化出没,如万象供四时而无穷,今于其书观之,岂不信哉!
“予谓欲学子长之文,先学其游可也。不知学游以求奇而欲操觚弄墨,纫缀腐熟者,乃其常常耳。昔公孙氏善舞剑而学书者得之,乃入于神;庖丁氏善操刀,而养生者得之,乃极其妙,事固有殊类而相感者,其意同故也。今天下之绝踪诡观,何以异于昔,子果能为我游者乎?吾欲观子矣。醉把杯酒可以吞江南吴越之清风拂剑长啸可以吸燕赵秦陇之劲气然后归而治文著书子畏子长乎子长畏子乎?不然断编败册,朝吟而暮诵之,吾不知所得矣。”
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子长之文章有奇伟气:气韵
B.足迹不肯一日休:停止
C.业齐鲁之都讲:研习
D.昔公孙氏善舞剑而学者得之书:读书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非直景物役也化而为鸟,其名
B.今其书观之其身也,则耻师焉
C.先学游可也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事固有殊类相感者处涸辙相欢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篇赠序,用文学散文的笔触来表述作者的见解,形容《史记》的风采,给读者以审美享受,尤其是排比跌出,笔势飞动。
B.本篇文章作者认为司马迁是通过游历观察,提高精神气质修养,然后吐为文辞,而体现识见、情思,形成特有的风采。
C.作者反对“纫缀腐熟”,向往“朝吟而暮诵之”,强调生活实践影响文章优劣的重要因素,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
D.作者认为每一个时代都有现实生活的内容,只要重视生活,就能达到或超越前人的高峰,这无疑是鼓舞后人的卓越见识。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醉 把 杯 酒 可 以 吞 江 南 吴 越 之 清 风 拂 剑 长 啸 可 以 吸 燕 赵 秦 陇之 劲 气 然 后 归 而 治 文 著 书 子 畏 子 长 乎 子 长 畏 子 乎
把文中划线句子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子长之文章不在书,学者每以书求之,则终身不知其奇。
(2)今天下之绝踪诡观,何以异于昔,子果能为我游者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字、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宋史•杨业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屡立战功,所向捷克:能够
B.素闻其名,尝求之购:重金悬赏
C.命业之副:担任副手
D.即麾兵走却:退却

下列全都表现杨业“勇武”一的组是()
①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
②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
③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
④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⑤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
⑥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业因为屡立战功,宋太宗对他进行多次升迁,从建雄军节度使升至郑州刺史、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云州观察使等。
B.契丹皇太后萧氏率领十几万军队重新攻陷寰州,杨业认为辽军士气正旺,应避其锋芒,不与之交战,但监军王侁表示反对。
C.杨业久战未归,王侁以为杨业打败了辽军,为了与杨业争功,他擅自带兵离开了事先安排好的陈家谷口,导致杨业全军覆没。
D.杨业兵败被俘后,为感谢皇上的厚遇,绝食三日而死,表现了其忠贞的一面。

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
译文:
(2)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
译文:
(3)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唐龙,字虞佐,兰溪人。受业于同县章懋,正德三年进士。除郯城知县。御大盗刘六,数败之,加俸二等。
父丧,服除,征授御史,出按云南。钱宁义父参将卢和坐罪当死,宁为奏辩,下镇抚覆勘。会遣官录囚,受宁欲出和,为龙所持,卒正其罪。土官凤朝明坐罪死,革世职。宁令滇人为保举,而矫旨许之。龙抗疏争,其事。再按江西,疏趣张忠、许泰班师。三司官从宸濠叛者犹居位,龙召数之曰:“胁从罔治,谓凡民耳。若辈读书食禄,何靦颜乃尔。”立收其印绶。
嘉靖七年改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诸府。奏罢淮西官马种牛,罢寿州正阳关榷税,通、泰二州虚田租及漕卒船料,民甚德之。召拜左副都御史,历吏部左、右侍郎。
十一年,陕西大饥。吉囊拥众临边,延绥告警。诏进龙兵部尚书,总制三边军务兼理振济,赍帑金三十万以行。龙奏行救荒十四事。时吉囊居套中,西抵贺兰山,限以黄河不得渡,用牛皮为浑脱,渡入山后。俺答亦自丰州入套为患。龙用总兵官王效、梁震,数败敌,屡被奖赉。
召为刑部尚书,大猾刘东山构陷建昌侯张延龄,兴大狱。延龄,昭圣皇太后母弟,帝所恶也。吏坐狱不穷竟去者数十人.龙独执正东山罪。“大礼”大狱及诸建言获罪者.廷臣屡请宽,不能得。会九庙成,覃恩,龙录上充军应赦者百四十人,率得宥。考尚书六年满,加太子少保。以母老乞归待养。
久之,用荐起南京刑部尚书,就改吏部。龙有才,居官著劳绩。及为吏部,每事咨僚佐。年老多疾,辄为所欺。御史陈九德劾前选郎高简罔上行私,并论龙衰暮,乃下简诏狱。龙引疾,未报。诏杖简六十遣戍,龙黜为民。龙已有疾,舆出国门卒。
(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德三年进士登:中选。
B.下镇抚覆勘:审问。
C.受宁欲出和属:亲属。
D.龙抗疏争,其事寝:停止。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唐龙有才干的一组是()
①御大盗刘六,数败之②三司官从宸濠叛者犹居位,龙召数之
③奏罢淮西官马种牛④龙奏行救荒十四事
⑤用总兵官王效、梁震,数败敌⑥龙独执正东山罪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龙明察实情,巡行查案明断处治。他出任云南、江西巡按期间,查办卢和、凤朝明、宸濠等案,均能察得实情,秉公明断,处理相关当事人。
B.唐龙治边有方,救灾防御兼行不误。他任兵部尚书,统领三边军政事务,上奏陈述多项救荒措施,同时巩固边防,率兵多次击败入侵之敌。
C.唐龙执法公正,不因皇帝好恶妥协。他任刑部尚书,审理刘东山诬陷张延龄案,皇帝厌恶张延龄,只有唐龙不妥协,坚持要治刘东山的罪。
D.唐龙晚年获罪遭黜。他晚年重任南京吏部尚书,遇事都询问依赖下属官员,加之年老多病,被属下欺骗,获罪被黜为平民,乘车刚出都门就去世了。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胁从罔治,谓凡民耳,若辈读书食禄,何靦颜乃尔。
(2)会九庙成,覃恩,龙录上充军应赦者百四十人,率得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