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华社北京2015年2月1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二次聚焦“三农”,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学习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后,许多网友在政府的公开网站上纷纷留言,为“三农”问题献计献策。下面是选取了两位网友的留言。请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网友留言一: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文件指出: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我很赞同,因为,兴国以教育为本,农民的子女也应受到良好的教育。
(1)请谈谈你对网友在留言中“兴国以教育为本”这一观点的认识。
网友留言二:这几年,政府对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医疗、教育的支持力度确实很大,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占农民收入大头的打工收入,其增长前景不容乐观,我们期望在自己的家乡有就业之路。
(2)网友在留言中谈到的“政府对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医疗、教育的支持”表明了什么?农民兄弟都期望在自己的家乡有就业之路,那么,作为即将初中毕业的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就业观念?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斯人已逝,风范永存。钱学森虽然走了,但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摘录其中的感人事迹,感受大师的崇高品德。

感人事迹
崇高品德
钱学森在上海交大读书时,有一次考试,教授给他判了满分,他却主动“交待”自己试卷上的错误,被扣了4 分。

在美国工作20 年,钱学森一直是中国国籍。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

钱学森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从新的知识里汲取营养,所以他从一线岗位上退下来之后,还能有所发现,有所成就。

钱学森的崇高品德将永远激励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
(1)请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按表格中①②③的顺序分别写出我们青少年应该向钱老学习哪些优良品质?
(2)有同学说:“钱学森退休了还能有所发现,这说明只有那些著名科学家才有创新能力;创新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没什么意义。”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在论述优良习惯对人一生的意义时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都享受着它的利息。”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教学期间,每天晚上10点上床,清晨5点起床,每日讲课、与师生谈话、吃饭、散步的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而且连续30年始终如一。他早上7点钟外出散步,当地有的居民竟据此来核对时间。连德国诗人海涅也说;“我已经不相信城里大教堂的自鸣钟能胜过它的市民康德。”富兰克林年轻时,为了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研究,就为自己制订了“铁的作息制度”。他每天5点起床,规划一天的事务,在上午8点至11点工作,中午阅读、吃饭,下午2点至5点工作,晚间6点至9点用餐、谈话、娱乐。他严格遵守这一规定,日积月累,自我磨砺,受益无穷。一个人种下去的是行为,收获的是习惯;种下去的是习惯,收获的是性格;种下去的是性格,收获的就是命运。习惯不是造就我们,就是破坏我们。
请回答:
(1)、好习惯对我们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
(2)、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村料。
让你的生命更结实一些的最好办法就是珍惜时间。——[美]富兰克林
时间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俄]托尔斯泰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英]培根
请回答: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用时习惯?

小学时候,大家都是班上的佼佼者。可当众多佼佼者聚在一起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高手是那么的多。于是,部分同学忽然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失落。班里面的如下场景,同学们应该都不会陌生:
情境一:菲菲学习成绩很好,她很想竞选班委。可是她却觉得自己相貌一般,身体有点矮胖,没有竞争对手长得漂亮。于是,她打算放弃竞选。
情境二:小兴学习成绩一般,但正在刻苦努力。他体育非常好,而且在小学就一直担任体育委员,他想继续当体育委员。可同桌告诉他,重点中学,评价一个人的标准,首当其冲的就应该是成绩。于是,他便开始打退堂鼓。
(1)请你给情境一中的菲菲提几个建议,使她能够喜欢自己、悦纳自己。
(2)结合情境一、情境二,谈一谈我们应如何认识自己?

在学校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这种现象:对成绩不好的同学嗤之以鼻;对相貌丑陋的同学避而远之;对穿戴朴素的同学指指点点……
(1)上述材料中所述现象是什么行为?我们的校园中、社会生活中还存在哪些类似现象?
(2)青少年学生对待上述现象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普希金有一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请回答:
(1)以上材料告诉我们,面对生活该有什么样的态度?
(2)我们怎样才能培养这样的生活态度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