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 |
塑料瓶变瘪 |
CO2能与水反应 |
B |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
被点燃的气体是CH4 |
C |
50℃时,将34gKCl固体加入100g蒸馏水中 |
完全溶解 |
5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 |
D |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
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 燃烧 |
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 |
今年青海玉树发生大地震,为了支援灾区防疫,我市紧急生产过氧乙酸消毒液,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2H4O3,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中含有三种元素
B.过氧乙酸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
C.过氧乙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D.过氧乙酸不属于氧化物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信息示意图,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元素名称是“硫” | B.元素符号“S” |
C.元素的质量32.6g | D.核电荷数是16 |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 | B.液体的量取 | C.点燃酒精灯 | D.滴加液体 |
法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显电性 | B.相当于一个氦原子的质量 |
C.失去一个中子后显+1价 | D.周期表中没有该“元素”的位置 |
雪灾容易对电力、交通造成很大的危害,有一种融雪剂含有Na2SiO3 (硅酸钠),Na2SiO3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
A.+1价 | B.+2价 | C.+3价 | D.+4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