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它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做如下实验:

反应①结束后,所加盐酸刚好反应了一半,反应②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可以选下列任意两个问题回答,并写出计算过程):
(1)反应①产生的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3)所加氢氧化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计算过程: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室温的条件下(温度为20℃),为了测定H2SO4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在左下图的小烧杯中加入8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密度1 g/mL),并滴入3滴酚酞,测量其温度;另取过量的稀硫酸(密度1.12g/mL),测量其温度后逐量缓慢地加入到小烧杯中,边加边用环形玻璃棒搅拌;测得烧杯中溶液温度的变化与加入稀硫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右下图所示。

(1)当加入5 mL稀硫酸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填写溶质化学式)。
(2)当加入约为mL稀硫酸时,烧杯中溶液的温度达到最高。此时烧杯中溶液的温度约为(填写整数)℃,烧杯中溶液颜色
(3)当加入稀硫酸的体积大于10mL时,溶液温度下降的原因是
(4)当溶液温度升到最高时,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共3分)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10g石灰石样品,研碎加入烧杯中,将80g稀 盐酸分四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定反应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与前面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累加),数据记录如下表:(杂质不参加反应,不含钙元素.第二问要求作答)

序号
1
2
3
4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充分反应产生气体的总质量(g)
1.1
n
3.3
3.3
实验的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所加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产生气体的质量/g
1.1
n
3.3
3.3

(1)表中n的值为
(2)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第4次加入稀盐酸后,烧杯中钙元素的质量为g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填“a”或“b”)端通入。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
装置(填字母序号)。
(5)在实验室里加热30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请计算:
①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②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10分)铜镁合金常用作飞机天线等导电材料。欲测定合金的组成(其它元素忽略不计),进行如下实验:取铜镁合金10g放入烧杯,将200g稀硫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

次 数
1
2
3
4
加入稀硫酸质量/g
50
50
50
50
剩余固体质量/g
8.5
7
6.4
M

(1)M的值为___________。
(2)第1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求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45克加热制备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固体有2.49克。求:
(1)氯酸钾中钾、氯、氧三中元素的质量比?
(2)充分反应后产生多少克氧气?
(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