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7分)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量含少量氯化钠的纯碱样品的纯度。两组实验中,锥形瓶内都盛有m g的纯碱样品;分液漏斗中,甲组盛有稀硫酸,乙组盛有浓盐酸。(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活塞a、b均处于关闭状态。)

主要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I、打开活塞a,通入氮气一会儿再关闭活塞a,称量装置C、D、E的质量。
Ⅱ、打开活塞b。甲组同学滴加足量的稀硫酸;乙组同学滴加足量的浓盐酸后,关闭活塞b。
Ⅲ、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a,通人氮气一会儿再关闭活塞a。甲组同学观察,到装置D、E中均无明显变化;乙组同学观察到装置D中出现明显的浑浊,装置E中无明显变化。
Ⅳ、甲组同学实验后测得装置C的质量增加了n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两组同学都使用了浓硫酸,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甲组同学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组同学所测定的纯碱样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组有同学提议:利用本组测得装置C和装置D增加的总质量计算,就能得到与甲组同样的结果。你认为该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意义
(1)2个氢原子 (2)3个碳酸分子 (3)4个硫酸根
(4)5个铁离子 (5)氢氧化镁
(6)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和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5分)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a
(2)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对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可以选用 (填字母)装置来收集氧气,此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4)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乙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试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在农村人们常常饮用河水,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一般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河水→A(加入明矾)→B(沉淀)→C(过滤)→D(加入漂白粉)→净水
(1)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是 ;(填序号)
(2)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只要加 就可以区别;
(4)右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河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指出该图中存在的三处明显错误:

化学课上老师表演了一个小魔术——“无中生有”:相同条件下,向A、B两个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充满无色的硫化氢(H2S)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
如图所示,抽开毛玻璃片,瓶口对紧,颠倒几次,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一会儿,观察到两瓶内壁附着淡黄色固体颗粒。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硫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相同条件下,相等体积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反应完毕,瓶中剩余的气体为____________。

(4.5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依据元素周期表画出的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我对它进行研究:

(1)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名称是 ,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 电子,变成 (填符号);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一个一氧化碳分子中所含的电子总数为
(3)我发现如下规律: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不超过8个;
②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


(4)右图表示碘元素的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结构示意图。由图 可知,碘元素应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