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4 |
10 |
待测 |
6 |
反应后质量/g |
8 |
10 |
24 |
2 |
A.甲、乙是反应物,丙、丁是生成物
B.待测值是8
C.反应中甲、丁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是4:1
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乙没有明显现象;将甲、丙分别与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甲比丙反应慢。由此推测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A.丙>甲>乙 | B.甲>乙>丙 | C.乙>甲>丙 | D.丙>乙>甲 |
下列实验设计中,不能有效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是
利用化学知识对下列说法进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咀嚼米饭时会出现甜味,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
B.绿色植物合成葡萄糖的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
C.要提高澄清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升高该溶液的温度 |
D.向鸡蛋清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鸡蛋清中蛋白质失去了原有的生理功能 |
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室温下,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3+、Cl-、SO42-、Na+ | B.K+、SO42-、OH-、Cl- |
C.K+、Na+、Ba2+、NO3- | D.H+、CO32-、Cl-、Ca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