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 是15.00cm。
(2)实验前,在摆放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时要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同时注意将 (填“凸透镜”、“蜡烛”或“光屏”)摆放在另外两个元件的中间。
(3)如图乙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个位置中的__________位置。
(4)通过实验小明明白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次他在给兄弟班级照毕业像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 (填“靠近”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
(5)小明进一步学习知道了眼球的成像原理。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矫正方法是戴一副由 (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
测量仪器零刻度的准确与否对数据的正确采集极为重要,请你在所学的测量仪器中任选一种,并结合自己的体验,在横线上填写:
(1)所选项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
(2)使用这种仪器零刻度易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育课上,汪洋和李鹏在练引体向上,汪洋突发奇想,对李鹏说:“咱俩谁做引体向上的功率大?”
(1)请你告诉他俩怎么比较功率的大小。
(2)如果汪洋的体重已知,要测出他的功率,还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
(3)写出测量的具体步骤并写出功率的表达式。
(4)测量中为了便于记录测量数据,请你帮助他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体育课上要比比哪位同学做引体向上的功率大,你认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用到的测量工具又有哪些?
如图15-2-6所示,小周学过有关“机械效率”的知识后提出了一个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没有关系?”针对这个问题他做了在斜面上匀速拉动物块的探究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图15-2-6
实验次数 |
斜面的倾斜程度 |
物体重G/N |
物体上升高度h/m |
沿斜面拉力F/N |
物体移动距离s/m |
有用功W有/J |
总功W总/J |
机械效率η |
1 |
较缓 |
5.0 |
0.10 |
1.6 |
0.50 |
0.50 |
0.80 |
63% |
2 |
较陡 |
5.0 |
0.15 |
2.2 |
0.50 |
0.75 |
1.1 |
68% |
3 |
最陡 |
5.0 |
0.25 |
3.1 |
0.50 |
(1)根据表中数据,可求出第三次实验的有用功为______________J,总功为_______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陡,越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对斜面机械效率的问题可获得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李明在做“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他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并算出了该斜面的机械效率。
斜面长s/m |
斜面高h/m |
物重G/N |
拉力F/N |
有用功/J |
总功/J |
机械效率 |
0.5 |
0.25 |
2 |
1.5 |
0.5 |
0.5 |
100% |
在相互交流中,李洋一眼就看出李明测得的机械效率是错的,他告诉李明机械效率不可能为100%。
(1)请你帮李明找找机械效率为10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李明测得的实际机械效率应为_______________。
(2)若李明还用这个斜面去拉重为5 N的木块,该斜面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