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2014年11月11日下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落下帷幕,习近平指出,面对新形势,我们应该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开放格局。亚太经合组织应该发挥引领和协调作用,打破种种桎梏,迎亚太地区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新一轮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要打破亚太内部的封闭之门,敞开面向世界的开放之门。要在推进贸易目标的同时大力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明确目标、方向、路线图,尽早将远景变为现实,实现横跨太平洋两岸、高度开放的一体化安排。
结合材料,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分析亚太国家如何面对新形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人类开发利用月球资源做准备,我国制定和实施嫦娥奔月“绕、落、回”三步走的探月工程计划。我国先后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和“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相继获取了月球整体性与综合普查的资料数据和着陆区的精细地形等数据,获得了精度和分辨率最高的全月球数字高程模型和三维月球地形图,澄清了模糊认识。中国的探月工程由绕月、着陆、采样返回三步接力完成,“嫦娥三号”执行的是着陆的任务。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广州市社科院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尹涛就“亚运经济”话题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亚运会将为广州新增投资和消费领域的30多万个就业岗位,额外增加消费支出19亿元,为广州带来45.03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旅游业的总收入增收大约为七八亿元。亚运会还将大大促进广州体育产业的发展,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广告业、现代农业、商业都将从亚运会中获益。
通过举办亚运会,把广东人的优秀传统品格进一步发扬光大,塑造广东人热情好客、文明有礼、开放包容、尊重规则、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等良好形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和经济的关系、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分析广州举办亚运会的重要意义。
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似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阅读下面的结合材料,探究回答材料后面的问题。
网络民主
“网络民主”可以充分实现人民参与政治过程的直接性、真实性、平等性。这些特性主要表现在沟通、对话的双向性,公民之间、公民与领导沟通交流的平等性、畅通性;通过网上论坛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的真实性和自由度。它增加了行政过程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为社会公众参与体制内民主拓宽了渠道创新了形式。
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
网络时代,数字化阅读往往是碎片化、快餐式、随意性的,是一种浅阅读。对于深层次阅读而言,传统纸质阅读依然具有不可替代性。培养对纸质图书的阅读,发现并重视传统纸质阅读的价值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当具有的文化自觉。著名作家王蒙说,“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中国人历来重视阅读,书籍对于人,对于社会,对于国家,都是进步的阶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要从读书开始。
网络不良信息
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大、搜索快速、方便交流和传播广泛等优势,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和认知方式,同时也改变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大量不良信息。Z省公安斤发布消息称,该省在近期专项整顿行动中,发现违法信息21.2万多条,其中网络谣言、虚假和低俗信息占据很大比例。
(1)结合材料,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角度说明“网络民主”的积极意义。
(2)“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请从文化视角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文化对人有着重要影响,结合材料说明不良的网络文化有何危害。
材料一:爱国,这是我们对自己祖国最质朴的感情。生活中的一系列最美:最美女孩、最美妈妈、最美少女、最美大学生、最美农民工……草根平民的“最美”善举折射着人性的光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给被救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也体现了草根身上的爱国情怀所激发的社会向善的力量,让社会变得温暖明亮,爱意涌动。
材料二:爱国是情感,更是责任。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爱国主义的传承者。 为了更好地弘扬爱国精神,践行爱国行动。班级打算以此次班会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社区活动。
(1)从“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角度出发,分析宣传这些“最美”人物对社会的意义。
(2)请你材料二中的活动拟定两个具体的主题,并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指出其理论依据。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材料二: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措施的文化生活依据。
(2)结合教材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宣传工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