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中美科研人员从章鱼和乌贼等头足类海洋动物身上得到灵感,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伪装皮肤,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自动改变颜色。这种变色皮肤将来可以应用于军事、商业和工业领域。这表明( )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
B.意识能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事物 |
C.灵感是人们获得认识的重要来源 |
D.意识能变观念的存在为现实的存在 |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新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一规定()
A.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法定职责 | B.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
C.有利于保证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 D.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活动原则 |
准备搬新家的小王需要购买一些灯泡,他根据表2信息决定购买LED灯。你认为小王做出这一选择的理由是()
表2:常用光源对比
名称 |
白炽灯 |
节能灯 |
LED灯 |
||||
价格(元) |
1-1.5 |
10-15 |
25-35 |
||||
平均寿命(小时 |
1000 |
6000 |
5万 |
||||
单个成本(元) |
1 |
13 |
33.6 |
||||
5万小时费用(元) |
2250 |
1107 |
171.1
|
目前,活跃在城乡的以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城乡个体工商户、创业者和农户为主的“草根经济”群体,是我国社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草根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
①可以方便人民生活,扩大就业 ②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③对城乡共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④可以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④ |
材料一 2000年11月,中国领导人在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中国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
材料二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这标志着这片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的,19亿人参与,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对双方都具有战略意义,中国和东盟在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上有很强的互补性,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实现双赢;而且对推动整个东亚区域合作,乃至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1)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对我国的经济影响。(10分)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积极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所反映的政治道理。(10分)
2009年以来,山东省把加快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作为实现新跨越的突破口,加快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12月3日,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1)将下列企业和政府在黄河三角洲开发中的做法的经济学依据填写在空格内。
案例 |
经济学依据 |
甲乙企业都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大型企业,它们进行资产重组,合并新组建企业集团,依靠开发新产品占领市场 |
① |
某市政府抓住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机遇,在加大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和渔业畜牧三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 |
② |
材料二为了更好地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省政府成立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咨询委员会,通过咨询委员会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重大事项进行深入研究,开展科学论证,提出建议意见。
(2)说明专家咨询参与民主决策对政府正确行使职能的作用。
材料三 2009年山东省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积极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和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应当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要成为实现山东新跨越的突破口。在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中,要根据科学务实、积极作为的工作基调,既要努力探寻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思路体制机制保障,又要着力增强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实现创新发展、科学发展。
(3)上述要求是如何体现整体和部分、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