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种行为属于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是( )
①对政府工作提出批评与建议
②依法在公共道路上游行、示威
③依法对村长提出诉讼
④对以权谋私的国家公务员进行揭发、举报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09年6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等两部法律。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部分法律的决定》,共废止了8部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这表明
A.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立法权全部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
B.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
C.全![]() |
D.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废除一切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法律 |
2009年12月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会议提出开展低碳经济试点。我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长久的大计,也是当前的大事。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政府角色应是
①各方利益的协调者②公共服务的提供者③企业管理的参与者④市场秩序的监管者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2008年10月27日新浪网友发表言论说:“市场常常是变化莫测的,想把握住市场的变化那是徒劳的。”以下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①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②属于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④是形而上学观点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基本定型。回顾书法发展的过程,可以发现“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志。”这说明
①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②事物在批判与继承、联系与创新中发展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将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文明;从社会现实存在的横向来看,生态文明是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的另一种文明形式。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实施,是人类对长期以来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飞跃,是人类文明理念的一次创新。这表明
①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②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创新
③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④理念创新源于人们的深刻反思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