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含水量均值时间变化与降雨量时间变化比较图.回答下列小题。研究区土壤水分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 )
A.季节性积雪融水 |
B.降雨 |
C.冰川融水 |
D.地下水 |
土壤含水量均值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 )
A.麦地 | B.大豆地 |
C.林地 | D.塘坝 |
沿下列各线旅游,其沿途自然带变化属于经度地带性规律的是 ( )
A.沿安第斯山自北向南旅行 | B.从尼罗河口逆流而上到维多利亚湖 |
C.从哈尔滨经包头到塔里木盆地 | D.从莱茵河到多瑙河经第聂泊河到乌拉尔河下游 |
下列土壤类型中,发育程度较好的是
A.江南丘陵红壤 B.青藏高原寒漠土
C.黄河三角洲冲积土 D.东北平原黑壤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a山脉两侧山麓分布的自然带是()
A.北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北侧为高山草甸带
C.南侧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南侧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关于a、b两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为天山 B.b为大巴山
C.a属于地垒山 D.b属于火山
3.关于c、d两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河流汛期长 B.d河流汛期长
C.c河流含沙量小 D.d河流含沙量小
读图9“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R为年幅射差额,即热量收入;R/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 ()
A.A→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纬度地带性的变化 |
B.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
C.C→F→G→H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经度地带性的变化 |
D.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
读图,回答
1、关于Q处的地下水,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潜水
B.属于承压水
C.一旦遭受污染很难恢复
D.循环周期短
2.该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
A.山地 B.盆地
C.背斜D.向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