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达到水平平衡状态。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根据这次实验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 F2l2。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理由是: 。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可能是: 。
(4)杠杆不处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小海和小红意见不同.小海认为能平衡,于是他每次让杠杆倾斜时静止,这样实验也得出了同样的杠杆平衡条件.小海认为杠杆平衡不一定是水平的,这种说法对吗? (对/错),小红仔细研究后发现自己的在水平位置实验的方案比小海好,请你说出小红的理由:
。
(2014·湖州)小吴看见学校门口安装了一种太阳能壁灯。如图,它的主要部件有光控开关Sl(光照强度不足时会自动闭合的开关)、延时感应开关S2(有人靠近到一定距离后会自动闭合一段时间的开关)、太阳能发电板、锂电池、LED灯(它的光照强度超过光控开关Sl的临界点)、支架等。白天太阳能发电板发出的电储存在内部的锂电池中,只有当光照强度不足、有人靠近时才会自动亮灯3分钟。小吴在不拆开该灯的情况下对灯的内部结构进行探究:
[分析与判断]
根据对自动亮灯条件的分析,可以判断光控开关S1和延时感应开关S2的连接方式为 联。
[问题与猜测]
小吴仔细观察外观后没有发现光控开关Sl的位置,他提出如下的猜想:
①可能在LED灯上 ②可能在延时开关上 ③可能在太阳能发电板上
[推理与实验]
(1)小吴思考后排除了猜想①的可能,因为如果在LED灯上,那么在电池充满电后晚上有人靠近时会出现的现象为 。
A.不会发光 B.正常发光 C.灯泡不断地闪烁
(2)小吴在验证其它二种猜想时可采用的实验方案是 。
(2014·抚州)(1)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①实验室常用温度汁是利用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小华某一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该温度值为 ℃.
②该实验应选用 (“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③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华应选用 (“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2)为了司乘人员的安全,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员必须使用安全带,为此汽车上安装了安全带未系提醒功能电路,如图甲所示是它的部分电路.司机坐上座位.相当于闭合开关s.系好安全带.相当于闭合开关S1.当司机坐上座位.如系好安全带,指示灯不亮.发出提醒.根据以上要求:
①请把指示灯L和开关S1接入电路图甲中的A、B两点间.
②根据完成的电路图,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连线(指示灯用小灯泡代替).
小明猜想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及被举的高度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进行了如下实验,让两个不同质量的锥子分别在两个不同高度自由下落,扎到下方四本相同的旧书上,书因此被扎出孔,分析这些被扎孔的不同,如图所示.
(1)若比较甲和乙,这是通过控制 不变,来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
(2)在(1)中,小明不仅比较了甲、乙,还比较了丙、丁,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小明设想了以下两种方案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你认为最佳的一种是()
A.测出书上被扎孔的深度; B.数出被扎孔的纸的页数.
(2012·南京)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质量关系”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如图所示.
(1)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 .
(2)小车放置的位置越高,木块被撞击得越远.研究表明:当 一定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 有关.
(3)甲、乙两次实验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甲、f乙,则 (填序号).
①f甲>f乙 ②f甲<f乙 ③f甲=f乙.
(2013·绵阳)李明等几位同学准备探究“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同学们猜想:弹簧弹性势能可能与弹簧长度变化量和弹簧粗细有关.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放在水平面上,水平面A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物体P压缩弹簧到B点后从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弹簧恢复到原长与物体脱离,物体运动到D点停止.请补充完成他们的探究过程:
(1)对同一根弹簧,物体P压缩弹簧至B点,从静止释放,运动到D点.测量 之间的距离和 之间的距离,并改变 之间的距离,测多组数据,分析数据得到:弹簧长度变化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2)对原长相同、只有粗细不同的两根弹簧,物体P分别压缩弹簧至同一位置B点,从静止释放,运动到D点.分别测量 之间的距离,改变压缩量,重复试验,分析数据得到:弹性势能与弹簧粗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