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27岁的牛顿,当他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并被聘为剑桥大学数学系教授的时候,全世界的目光都注视着这颗光彩夺目的新星。当牛顿走上大学讲台的时候,他非常激动,他含泪说:“在我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这样一个信念‘我要寻找的,——一定能找到它!’”牛顿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但也是一位富有想像力的诗人,他仰观天象,发现一件怪事:不同的光线有不同的折射度。“我要找到它!”他心里这样想,他对光线反复研究,最后终于设计制造了一架反射望远镜。
(1)牛顿始终坚持一个信念‘我要寻找的,——一定能找到它!’,这体现了牛顿的什么心理品质?
(2)我们该怎样向牛顿学习培养这一品质?
活动探究题
为广泛深入宣传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宣传2011西安世园会,在全市形成讲礼仪、树新风、迎世园的浓厚社会氛围,根据市文明委《“我参与,我奉献,让西安世园更精彩”文明行动方案》精神,决定举办迎世园文明礼仪知识竞赛。西安市某中学八年级(2)班班委会积极响应市文明委的号召,组织开展了“迎世园、讲文明、勤学习、创佳绩”校园系列活动。
[知识竞答]班委会举行了一次礼仪知识竞赛。竞赛中有以下题目:①文明礼仪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②不讲礼仪有何危害?③人们最常见的合乎礼仪的姿态有哪三种?
(1)请你写出这些竞赛题的答案。
[社会调查]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开展了一次“市民文明素养”主题调查。在调查中同学们发现了以下现象:
有的人在公共场合不讲礼貌,甚至口出成“脏”。
有的人驾驶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违章行驶。
有的人在大街上随地吐痰、乱丢垃圾。
有的人为图便宜,购买假冒的西安世园吉祥物。
(2)这些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请你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行为辨析](3)班委会还搜集到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请同学们对这些行为进行辨析,完成下表。
学生行为 |
正确与否 |
恰当的做法 |
进老师办公室先喊“报告” |
||
在公共汽车上与老年人争座位 |
||
与同学交谈时说脏话 |
||
对父母有意见,就大吵大闹 |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在非洲联合馆内表演“真人秀”节目的埃塞俄比亚演员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中学生的信,信中为很多游客使用闪光灯拍照表示了歉意,并表示,“希望这不至于让您留下一些不好的印象。”写信的中学生是来自温州的高一女生万似珂,上周日独自利用双休日来到世博园游玩。“在非洲联合馆内,我听到志愿者一再呼吁游客不要用闪光灯,可是周围还是一片闪光灯。闪光灯对眼睛很不好。我知道很多人不是故意的,闪光灯是自动设置好的。我就问了一下志愿者怎样关掉闪光灯,但我后来对着地面拍了一张发现还是没有关掉,所以就没有再拍。”万似珂告诉记者,当她第二天早上准备前往世博园的时候,越想越觉得歉疚,所以就拿宾馆的纸笔写下了自己的歉意。“写信虽然只能改变一个人的看法,可是我还是希望能够尽力给外国友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展现我们中国5 000年文明历史的风范。”
(1)女同学万似珂为什么令我们肃然起敬?
(2)假如你是一名世博会志愿者,你会对国人的“不礼貌行为”说些什么?
(3)你将会运用教材中的哪些知识为国人补修这门课呢?
中学生小冬沉迷于网络游戏,影响了学习。后来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他摆脱游戏的诱惑,利用在电脑方面的优势,成为电脑网页制作的校园小明星。
(1)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
(2)这个案例对你有什么启发?
材料一:总投资额5000亿元人民币的南水北调工程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经过12年建设,2014年12月27日上午,来自丹江口水库的清水,历经半月水程、跋涉上千公里后抵达终点北京和天津,并通过自来水管网进入千家万户。作为北方缺水地区,长江水的到来缓解了这两个城市的缺水难题。
材料二:“甘甜,可口,没有怪味儿!这水跟矿泉水似的!”这是北京市民对南水的赞誉。为确保来水的质量,国家划定丹江口水库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源区关闭了1000多家污染企业,新建污水处理厂174座、垃圾处理场98座,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确保了库周生态环境。沿线地区对现有排污企业加强环保监管,制定多层面的水质监测跟踪方案。受水区建立起一套严密的防护措施,确保有问题的调水“不进城、不进京、不进厂”。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完工的原因有哪些?(至少5条,5分)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通水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何意义?
(3)为保护母亲河的水质,请你写出3条合理化的建议。
法律,治国之重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描绘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宏伟蓝图,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明确了“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任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简要回答:“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要求我们中学生具有怎样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