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1500—1800年间英国、法国、葡萄牙、荷兰四国抵达亚洲的船只数量统计表。表中的“乙”是指
国家(代称) |
1500—1599 |
1600—1700 |
1701—1800 |
甲 |
705 |
371 |
196 |
乙 |
65 |
1770 |
2950 |
丙 |
— |
811 |
1865 |
丁 |
— |
155 |
1300 |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整理
A.英国 B.法国 C.荷兰 D.葡萄牙
《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上述材料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是
A.天人合一 | B.敬天法祖 |
C.君权神授 | D.天人感应 |
右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 据统计,从 1948 年 8 月到 1949 年 8 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 20 批,其中有 119 人参加了政协会议。 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
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