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食货上》载:“武德七年,始定律令……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材料表明唐代均田制
A.根本上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 B.目的是维护土地国有制 |
C.有利于土地与劳动者的结合 | D.有效提高了土地的产量 |
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A.决策权 | B.行政权 | C.军政权 | D.财政权 |
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的变化。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与其搭配正确的是 ()
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
B.考试成绩——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 |
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
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
对图所示权力机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分散了丞相权力,完善了中央机构 |
B.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
C.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行政效能 |
D.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
A.分封制的实行 | B.郡县制的实行 |
C.察举制的实行 | D.科举制的实行 |
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 )
A.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 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
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 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