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后半期,股份公司大规模发展,广泛流行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股份公司的分布范围从金融、交通和公共事业等基础设施向钢铁、机器制造和商业扩散,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这一“发展”客观上反映了( )
A.新兴工业扩大规模的要求 | B.科研与生产的直接结合 |
C.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 D.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要求 |
包容、瞩目现实等特色使中华文明具有恒久弥新的魅力。回答下列各题有学者指出,儒家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安详而有层次的社会……不像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国家居然有二三十个之多。”可见,该学者高度肯定儒家文化的()
A.民贵君轻观念 | B.大一统观念 |
C.君权神授观念 | D.天人感应观念 |
唐诗内容多姿多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唐朝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诗句是
A.“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
B.“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
C.“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
D.“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田畦” |
一些网友在盘点2010年娱乐圈“雷”人“雷”事时,挑出新版电视剧《三国》许多雷人台词,其中包括刘备参加会盟时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网友调侃称:“原作者应该穿越回去索取版权费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应出自
A.顾炎武的《日知录》 | B.王夫之的《周易外传》 |
C.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 D.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 |
谭嗣同认为“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与其观点相似的思想家是
A.墨翟 | B.董仲舒 | C.朱熹 | D.黄宗羲 |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董仲舒 | B.程颢 | C.朱熹 | D.王守仁 |
《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
C.统治者应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 D.统治者要接受被统治者的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