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Fe(OH)3]=8.0×10-38,Kb(NH3·H2O)=1.8×10-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25℃时,向等浓度的MgCl2和FeCl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出现红褐色沉淀 |
B.25℃时,MgCl2溶液中有少量FeCl3时,可以加入MgO进行除杂 |
C.25℃时,加大量水稀释氨水,电离程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 |
D.25℃时,![]() ![]() |
将0.1 mol/L的HA溶液与0.1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测得混合溶液pH=8,则溶液中有关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HA)+c(A-)=c(Na+)=0.1mol/L
B.c(Na+)-c(A-)=c(OH-)-c(H+)
C.c(A-)>c(Na+)>c(OH-)>c(H+)
D.c(OH-)>c(H+)+c(HA)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中和滴定实验时,不需要用待测液润滴定管 |
B.盛放氢氟酸溶液可以用玻璃试剂瓶,但不能用玻璃塞 |
C.分离苯溴溶液时,应该使用分液漏斗分离 |
D.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氨基酸因为既含有-NH2又含有-COOH,所以氨基酸显两性 |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它们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C.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D.苯既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说明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是强酸 |
B.甲烷、乙烯、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
C.![]() |
D.CH3CH2OH + CH3COOH→CH3COOCH2CH3 + H2O这个反应是取代反应。 |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沸点:Cl2>Br2>I2 |
B.熔点:Si3N4>NaCl>SiI4 |
C.稳定性:HCl>H2S>PH3 |
D.酸性:H2SO4>H2SO3>H2Si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