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1L pH=3的H2SO4溶液与下列溶液混合,其说法正确的是
A.与等体积pH=11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pH小于7 |
B.与pH=3的CH3CO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pH小于3 |
C.与等浓度的CH3COONa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pH一定小于7 |
D.与10L Ba(OH)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Ba(OH)2溶液的pH一定等于10 |
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 |
B.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用灼烧的方法 |
C.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用碳酸钠溶液 |
D.鉴别乙烷和乙烯: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
某种利胆解痉药的有效成分是“亮菌甲素”,其结构简式为,关于“亮菌甲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亮菌甲素”的分子式为C12H12O5 |
B.“亮菌甲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
C.1 mol“亮菌甲素”最多能和2 mol NaOH反应 |
D.1 mol“亮菌甲素”最多能和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
下列事实不能用有机物分子内基团间的相互作用解释的是
A.苯酚(C6H5OH)能跟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
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 |
C.甲苯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 |
D.苯在50℃~ 60℃时发生硝化反应而甲苯在30℃时即可 |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8gC2H4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 | B.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 |
C.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A | D.标准状况下,22. 4L乙醇的分子数为NA |
“喷水溶液法”是日本科学家最近研制的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技术,先是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水溶液,水溶液中的高分子与沙粒结合,在地表下30-50cm处形成一个厚0.5cm的隔水层,既能阻止地下的盐分上升,又有蓄积雨水的作用,下列对聚丙烯酸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聚丙烯酸酯的单体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R
B.聚丙烯酸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
C.聚丙烯酸酯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D聚丙烯酸酯有固定的熔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