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XO4,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
A.HX | B.H2X | C.XH4 | D.XH3 |
25℃时,在25mL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CH3COOH,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的结论正确的是
A.B点的横座标a==12.5,且有c(Na+)==c(CH3COO—)
B.C点时,c(CH3COO—)>c(Na+)>c(H+)= c(OH—)
C.D点时,c(CH3COO—)+ c(CH3COOH)==2c(Na+)
D.对曲线上A、B间任何一点,溶液中都有:
c(Na+)>c(CH3COO—)>c(OH—) >c(H+)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 2C(g);△H<0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
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A.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
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
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
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三种微粒An+、Bn-、C,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关系:C>B>A |
B.微粒半径关系:Bn->An+ |
C.C微粒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
D.原子半径关系是A<B<C |
早在1807年化学家戴维用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得钠, 4NaOH(熔) 4Na + O2↑+ 2H2O;后来盖·吕萨克用铁与熔融氢氧化钠作用也制得钠,反应原理为:
3Fe+4NaOHFe3O4+2H2↑十4Na↑。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钠,阳极发生电极反应为: 2OH--2e-=H2↑+O2↑ |
B.盖·吕萨克法制钠原理是利用铁的还原性比钠强 |
C.若戴维法与盖·吕萨克法制得等量的钠,则两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也相同 |
D.目前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钠法制钠(如图),电解槽中石墨极为阳极,铁为阴极 |
把氢氧化钙放入蒸馏水中,一定时间后达到如下平衡:
Ca(OH)2(s)Ca2++2OH-加入以下溶液,可使Ca(OH)2减少的是
A.Na2S溶液 | B.AlCl3溶液 | C.NaOH溶液 | D.CaCl2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