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乎实际并用于工业生产的是
A.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制氯化钠 | B.氢气和氯气混合经光照制氯化氢 |
C.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漂白粉 | D.高温分解石灰石制生石灰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①用广泛pH试纸测得氯水的pH为2.5
②中和滴定时,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再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③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是先将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烘干
④用酸式滴定管量取12.00mL高锰酸钾溶液
⑤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先润湿,测得溶液的pH都偏小
⑥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HCl溶液,滴定开始时读数平视,结束时俯视,测得结果偏小
A.②④⑤ | B.②③⑥ | C.①②③ | D.④⑥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相同条件下,焓变小于0而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能自发进行 |
B.升高温度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其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
C.沉淀转换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平衡一般向生成更难溶物质的方向移动 |
D.PH为10的氨水,由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4 mol/L |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
H+(aq)+OH-(aq)=H2O(l);△H=-57.3kJ·mol-1。
醋酸溶液、浓硫酸、稀硝酸分别与0.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关系如图。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A是稀硝酸与NaOH溶液反应 | B.B是醋酸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
C.b是5.73 | D.C是浓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 |
下列生产、生活等实际应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实验室中配制FeCl3溶液时,应向其中加入少量浓盐酸 |
B.合成氨工业中使用铁触媒做催化剂 |
C.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
D.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AgCl沉淀的溶解度发生改变 |
有机物的正确命名为
A.2-乙基-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 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
C.3,3,![]() |
D.2,3,3-三甲基已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