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查、并由全国人大代表表决,最后以赞成2504票,反对293票,弃权102票通过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这表明(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务院之间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全国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的审议权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函数图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半年中的价格走势,对于产生的原因,根据该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商品很可能处于卖方市场
②可能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有所减少
③可能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有所减少
④生产者可能扩大该商品生产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当代国际管理界有句名言:智力比知识更重要,素质比智力更重要,品德比素质更重要。这种人才标准的哲学依据是
A.人生价值取决于人们所追求的目标 |
B.人生价值是通过人的智力、素质、品德表现出来的 |
C.智力、素质、品德成为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条件 |
D.价值观对人的智力与素质的发挥具有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
日本地震海啸导致的核辐射灾难引发中国部分城市的抢盐风潮,折射出部分国人理性健康社会心态的缺失。培育健康和谐的社会心态,成为当前我们国家和社会、每个行业、每个家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这是因为
A.社会心态促进社会、各行业和每个家庭的发展 |
B.社会心态对人和社会发展具有能动作用 |
C.社会心态是社会成员客观存在的压力的反映 |
D.社会存在的不断变化决定着社会心态的变化 |
自2011年7月1日起,《社会保险法》正式施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广大人民群众对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了更高的期许,这是立法的经济、社会和群众基础。社会保险制度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和探索,为社会保险立法提供了实践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保险法》出台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材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哲理是
①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
②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③人民群众的意愿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三峡工程初步设计建设任务如期完成,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开始全面发挥。同时,在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些问题有的在论证设计中已经预见到,但需要在运行后加以解决;有的在工程建设期已经认识到,但受当时条件限制难以有效解决;有的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提出的新要求。材料体现的辩证法的哲理是()
①真理是相对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