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全面深化改革,举措频出,创新不断,持续激发内生动力,不断释放发展红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山东省政府积极适应新常态,创新宏观调控框架,坚持合理区间管理,运用简政放权“先手棋”和制度建设“连环炮”激发社会创新创造创业热情和经济活力,一系列“简政放权”和“微观放活”措施给广大中小微企业“松绑”和“解渴”。
材料二:2014年6月,国务院批复山东省政府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这标志着西海岸已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的第九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位于京津冀都市圈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紧密联系的中间地带,是沿黄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亚欧大陆桥东部重要端点,具有辐射内陆、连通南北、面向太平洋的战略区位优势,海洋科技优势突出,港口航运实力雄厚,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积极推进青岛西海岸新区高水平建设,对引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创新发展、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和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山东省政府简政放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说明山东省政府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中应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某中学正在进行班委选举,刘明看到竞选场面非常火爆,就提出现场报名参加竞选。但是,组织的同学告诉他,候选人报名时间已经截止,不能现场报名。刘明以“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为由,请班主任特批他参加。
请使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相关知识,对刘明的观点简要分析。
某电视总公司未经本人许可,擅自出版发行含有两位著名演员在历届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8个小品在内的VCD光盘。
(1)该电视总公司的行为侵害了两位著名演员的什么民事权利?
(2)为确保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该怎样合理合法从事民事活动?
材料一:无节制地消耗资源造成我国能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严重问题。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相差l0个百分点。据统计,我国石油、天然气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分别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我国GDP每增加l元钱所消耗的资源是发达国家的数倍。
材料二:2008年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新法律将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新法律将有力地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材料三: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它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循环经济日益崛起的今天,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产业。
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说明“循环经济”对我国有何经济政治意义。
(2)请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政治常识道理。
(3)从哲学常识角度分析,面对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企业应该怎样适应新的变化?
近年来,我国多部法律的制订和修改,坚持走群众立法路线。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历经四次审议,积极采纳来自19万件百姓立法意见的基础上,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正式出台。群众参与立法已经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
辨题: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就是让群众都参与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