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韩非子》:“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之所以有劫君弑主也。”材料观点
①建立在性恶论基础上                ②认为君臣之间无信任可言
③为君主专制出谋划策                ④成为君权神授的思想来源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8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一项法案——美国制造业提高法案,该法案2009年12月16日提交,2010年7月21日获得众议院通过,7月27日参议院通过。由材料可知( )
①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②国会通过的法律必须经过总统批准才能生效③美国的立法要经过参众两院分别通过方可生效④美国的立法权在议会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同历史时期的袁世凯,被世人称为“危世英雄”、“乱世枭雄”与“顺世奸雄”。袁世凯曾经把当年促使清廷逊位的历史性一幕,非常形象地称之为“拔大树”。“拔大树”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体
C为中国政治民主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D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下表是关于捷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

国家
年份
捷克
匈牙利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1948年
68%
66%
29%
33%
1952年
29%
29%
15%
11%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经互会的成立 D柏林危机的爆发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洋务运动期间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连续性的是()
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