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领导人聚首北京雁栖湖畔,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即《北京纲领》:构建融合、创新、互联的亚太。对此纲领分析正确的是
A.《北京纲领》对各成员国具有强制性 |
B.《北京纲领》对各成员国不具有强制性 |
C.《北京纲领》是一种法律协定 |
D.《北京纲领》是各成员国谈判的产物 |
欧洲共同体建立于
A.1951年 | B.1958年 | C.1965年 | D.1967年 |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国家掀起不结盟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从殖民统治下取得独立 | B.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 |
C.形成地域性的政治团体 | D.形成地域性的经济组织 |
1945年12月,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偿问题的文件规定: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并把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维持在20年代后半期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高于亚洲的其他国家。1949年美国政府决定大幅降低对日本的赔偿要求,1950年5月停止战争赔偿计划。造成美国政府变化的原因是
A.扶植日本对抗西欧 |
B.恢复日本经济,利用日本作为冷战工具对抗中国和苏联 |
C.与苏联争夺对日本的控制权 |
D.缓和与日本的矛盾,建立良好的盟友关系 |
1961 年修筑的举世闻名的“柏林墙”,归根结底应视为
A.“柏林危机”的产物 | B.“冷战”时代的产物 |
C.西德对峙的产物 | D.东德封闭边界的产物 |
下列事件不属于“冷战”范畴的有
A.分裂德国 |
B.建立北约组织 |
C.在越南将“特种战争”提升为“局部战争” |
D.对欧洲进行大规模经济援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