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有云:“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成王是天下共主,其盟约会长期遵守 |
B.成书年代分封制尚稳固 |
C.周公辅成王体现了宗法制原则 |
D.周公与大公政治地位相等 |
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从图中可见1893年—1898年“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的频率,这现象的反映了()
|
A.孙中山在海外领导同盟会,忽视国内的宣传 |
B.宣传君主立宪的维新思潮成为国内新思想主流 |
C.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
D.清政府要民主但不同意放弃帝制 |
《人间正道是沧桑》:“一是:我实现了理想;二是:理想通过我得以实现,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在中国不是哪位政治领袖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对这几句台词评价符合历史史实的有()
①近代以来要实现伟大的政治理想必须要通过政党和党员们的艰苦奋斗
②中国的国情尤其是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
③革命的胜利是用坚定的信仰和热血赢得的,现建设时期仍需要坚定的信仰
④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完全归功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和五四运动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7、18世纪时期,当欧洲的封建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的时候,一些启蒙思想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
A.三权分立 | B.君主立宪 | C.自由平等 | D.社会契约 |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有630万人进行了参观。14 000件展出品中包括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这些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像力。在下列选项中,最符合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在英国举办的政治前提是()
A.较早地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统治 |
B.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即成为“世界工厂” |
C.拥有广大的殖民地 |
D.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较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