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下面是近代英美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项目 |
英国 |
美国 |
国家元首 |
国王, |
① |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
② |
选举 |
国家元首任期 |
世袭 |
③ |
国家元首权力 |
④ |
行政权 |
A.首相、选举、任期制、行政权
B.皇帝、世袭、任期制、行政权
C.总统、选举、终身制、行政权
D.总统、世袭、任期制、无实权
陆定一于1956年5月发表的讲话中提到“自然科学包括医学在内是没有阶级性的,它们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在某一种医学学说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的学说上,贴上什么‘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标签……就是错误的”。对该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对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做法
②提倡科学研究中独立思考和批评的自由
③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实质
④是对“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反思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初步总结了一五计划完成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
B.开始纠正了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
C.继承和发展了中共八大的路线方针 |
D.对当时以及后来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
“在中国文化史上,曾经有那么一个辉煌的时代。诸子放恣,处士横议,百家之言盈天下。主张文学改良的,主张保护国粹的;主张三纲五常的,主张个性解放的;这边要打孔家店,那边要把孔儒升格为宗教;思想的多元化,创造了众声喧哗、精彩纷呈的剧场效果。”材料中“时代”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洋务运动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
B.维新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C.辛亥革命后新旧文化冲突剧烈 |
D.新中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方针的出台 |
“在紫禁城举行的这场阅兵式开始于七点三十分。走在最前面的是伟大而强盛的俄国,在它之后是年轻的一跃而超过东方各国的日本,之后是一度在亚洲得逞的、现已退后的英国。随后是美国、法国和以其黩武政策在东亚初露头角的德国……”与材料所述相关的侵华战争后()
A.列强侵华格局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
B.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了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
C.中国近代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 |
D.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
清代查继佐论明朝内阁制“永乐时,开东阁于东角门,乃始任心腹,专典机务……位望犹之丞相。顾以初制,不令督率群僚。是后谏官得恣意抨驳……模棱图苟安,为权臣者不得擅其权,为重臣者亦遂失其重。而天子亦遂彼此与波,太平无事,唯诺养优。”由此可见查继佐认为明朝()
A.内阁大臣即变相重设的宰相 |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
C.内阁受到君权的牵制 |
D.国家统治的基础是贵族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