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美国的立国经验是很独特的。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府而后才有国家,这就使立国者在做出某种重大决策时,不得不把地方利益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因此,“州权”的处理成为美国立国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摘编自何顺果著《美国史通论》
材料二 能否不通过武力,而通过谈判,通过立法,把革命和战争时团结拢来、胜利后却分道扬镳、各自愈益伸张主权和独立的13个邦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国家,建立一个全国最高政府?……如果能联合,能否把这个政府设计得尽量合理,让组成政府的人们,各以自己的野心去制约他人的野心,达到一种接近平衡的状态,把政府难以避免的恶,抑止在一定限度内,至少,是个共和国,永远埋葬君主制?
——【美】麦迪逊《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独立前后“州”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787年美国宪法是如何处理“州权”这一大难题的?
(2)写出材料二“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该会议召开的主要目的。
材料: 儒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被批判的。上世纪80年代,我们对儒学的态度开始有了一些改变,但基本上还是持一种批判、否定的态度。1988年,在儒学国际会议上,余英时先生说,儒学现在是一个游魂,东游西荡,没有一个附着的制度和实体。林毓生教授认为,儒学是一个封闭、一元的思想体系,现在已经陷入了“民主“科学”的困境,很难摆脱出来。我们国内的学者也提出了对儒学的一个全面批判。
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说现在儒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说很多地方都竖起了孔子像,有人说这是对儒学的一种认可。还有全球现在有400多所孔子学院以及当前的“国学热”。
——摘编自吴光《当代儒学发展的新方向》
评述材料中关于儒学思想发展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赵嘏:《唐摭言》
材料二“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伏尔泰(第15页学习思考)
材料三“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十六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全面)
探究活动《走近中国历史文化名人》。
试对任何一位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或艺术家)进行介绍和评论。(提示:请注意史论结合)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爱因斯坦早在1916年认为:"原子释放出来的能量已改变除我们思维方式之外的一切事物,因此,我们将日渐走向空前未有的大灾难。......他这样写道:“光有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人类过上幸福而优裕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理由把对高尚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的赞美置于对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人类从象佛陀、摩西以及耶稣这样的伟人身上得到的教益,就我来说要出所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建设性的见解更为重要。”
材料二 1918年11月10日,爱因斯坦在波士顿商会举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日午餐会上的演讲中指出:"我们有无数科学家却没有什么宗教家。我们掌握了原子的奥密,但却屏弃了耶稣的训喻。人类一边在精神的黑暗中盲目地蹒跚而行,一边却在玩弄着生命和死亡的危险的秘密。这个世界有光辉而无智慧,有强权而无良知。我们的世界是核子巨人、道德侏儒的世界。我们精通战争远甚于和平,熟谙杀戮远甚于生存。“这就是今天全体人类面临的困境和前景。这种困境和前景令人不安而不是令人快慰,使人感到焦虑而不是使人感到安然。”.......二是当今时代的希望和危险远远超过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人类还从未看到展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同样也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
——《全球通史》(1500年前、后的世界)[美]斯塔夫理阿诺斯
问题:依据上述材料从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思想发展的关系角度评价材料中的爱因斯坦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准确,语言精练,证据充分切实与史实相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某一章节的目录,该章节的主题是探讨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一节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二节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第三节战后的主要社会主义国家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续写一条建议目录,并说明续写理由。(12分)(所提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