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研究表明,某种原癌基因表达的H蛋白在多种恶性肿瘤特别是乳腺癌细胞中过量表达。抗H蛋白单克隆抗体能抑制过量表达H蛋白的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目前已成为乳腺癌有效的生物治疗手段。如图为抗H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相关操作过程,请回答问题:

(1)将H蛋白注射到小鼠体内,取该小鼠的脾脏细胞与甲培养皿中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则乙培养皿中融合细胞类型有____种,其融合的原理是________。其中将H蛋白注射到小鼠体内时,在小鼠体内发了   免疫过程。
(2)图中③过程,将融合细胞置于___________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只有杂交瘤细胞生长。将杂交瘤细胞转到丙(多孔培养板)上培养,吸取生长有克隆细胞的培养孔中的上清液,应用___________技术进行抗体阳性检测。经多次筛选,就能得到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治疗乳腺癌时,可将该单克隆抗体与抗癌药物结合构建“生物导弹”,杀死癌细胞。这充分体现了单克隆抗体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经过②过程(小鼠腹腔内培养)或④过程(体外培养)可以获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由上述过程产生的单克隆抗体不能直接用于人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从某些无限增殖细胞的细胞质中分离出了无限增殖调控基因,该基因能激发动物细胞分裂,这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更多的思路。除本题描述的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外,请再简要写出一种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禁止生殖性克隆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果蝇同源染色体I(常染色体)上的裂翅基因(A)对完整翅基因(a)为显性。果蝇红眼基因(F)对紫眼基因(f)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是否位于同源染色体I上未知。基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甲、乙果蝇的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

(1)磷酸与交替连接构成基因的基本骨架。等位基因(A、a)与(D、d)(填“遵循”或“不遵循”,1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
(2)甲、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为裂翅红眼和。F1翅形相同的个体之间交配,存活的F2中,A的基因频率为
(3)为确定F(f)是否位于同源染色体I上,研究人员让甲、乙果蝇杂交产生的裂翅红眼果蝇与乙果蝇杂交。若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则F(f)位于同源染色体I上;若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则F(f)不位于同源染色体I上。
(4)果蝇同源染色体II(常染色体)上的卷翅基因(B)对直翅基因(b)为显性。同源染色体II上还有另外一对等位基因E与e。基因型为BB或ee的个体胚胎致死。某种基因型相同的裂翅卷翅果蝇之间交配,在以后的传代过程中(子代之间相互交配),未发生性状分离,请将该种基因型果蝇的基因标在丙图的染色体上(标注A与a、D与d、B与b、E与e四对等位基因;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3分)。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C和细胞D的名称分别为
(2)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图甲所示调节机制中,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一是________________、激素等三类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实现信息交流,如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3)图甲中的A器官某区域出现病理损伤后,表现出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可推测该器官受损后,引起缺乏。
(4)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是
(5)人体的排尿是一个复杂的神经调节过程,图乙表示尿意的形成及排尿的调控过程。
①当膀胱充盈时,人产生尿意。根据反射弧有关知识,用恰当文字和图乙中的符号,写出尿意产生过程:
②据图乙分析,若外伤引起脊髓胸段截断,将可能随时出现现象,其原因是
③膀胱的肌肉收缩引起排尿,尿液流经尿道时,刺激尿道使膀胱的肌肉进一步收缩,此过程属于反馈调节。

某种油菜的黄化突变体叶片呈现黄化色泽。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降低。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见下表。

(1)CO2浓度通过直接影响的产生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若适当降低CO2 浓度,短时间内叶绿体中[H]含量的变化是
(2)的减少使叶片呈现黄化色泽。突变可能(填“促进”或“抑制”)叶绿素a向叶绿素b转化的过程。另据测定,突变体处于发育初期的叶片,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为0.48,可以推测,类胡萝卜素在色素组成中所占的比例随叶片发育逐渐
(3)突变体叶片中叶绿体的CO2的消耗速率比野生型低μmolCO2·m-2·s-1。研究人员认为气孔因素不是导致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依据是:
(4)与苗期相比,野生型油菜发育到越冬期时,叶内脱落酸和生长素所占百分比的变化分别是

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CO、铅等多种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呼吸、免疫、生殖等系统的功能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研究人员选取长期生活在交通严重拥堵的闹市区的成年居民为一组,长期生活在同一城市郊区农村的成年居民为另一组,分别测定其精子活动率、精子中SDH酶活性和血液中铅的浓度,结果如下。

组别
精子活动率(%)
精子中SDH酶的灰度级
血液中铅的浓度(μg / L)
郊区组
68.45
77.78
108.5
闹市区组
55.38
195.96
145.8

(注:SDH酶的灰度级:特定染料在SDH酶的催化下被还原成不溶性的蓝色产物,仪器根据样本颜色深浅测出的数值。灰度级数值的大小可以反映酶的活性)
(1)实验前,要对两组成员的年龄、吸烟、饮酒等情况进行调查,其目的是
(2)在男性的睾丸内,精子的形成必须经过过程。
(3)已知SDH 酶是一种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的脱氢酶。精子中SDH 酶的灰度级数值增大,此酶的活性,通过影响有氧呼吸中的过程, 最终导致精子运动所需的不足。
(4)根据上表检测结果推测,铅对SDH 酶的活性有作用,且随血液中铅浓度的增加其作用
(5)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果蝇是遗传学常用的经典材料,眼色有红、紫之分,体色有灰、黑之分,翅型有裂翅、非裂翅之分。
(1)已知裂翅由基因B控制,且裂翅基因B纯合致死。为研究裂翅基因的遗传特点,科研人员设计了两组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杂交亲本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裂翅♀
裂翅♂
非裂翅♀
非裂翅♂
第一组
♀裂翅×非裂翅♂
90
82
98
103
第二组
非裂翅♀×裂翅♂
83
79
87
92

上述的杂交结果说明,裂翅基因位于(常、X)染色体上。
(2)已知果蝇的眼色由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R,r控制,体色由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科研人员设计了两个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根据杂交一、杂交二的结果推测,裂翅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在翅型、眼色、体色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3)P基因指导合成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催化合成一种红色的果蝇蝶呤,使果蝇眼睛呈红色。紫眼果蝇出现的原因是P基因中插入了一个DNA片段,导致PAH不能正常合成。
① P基因中插入了一个DNA片段,将直接导致基因表达过程中的产物异常,进而使PAH中的发生了变化。
② P基因中因为插入一个DNA片段所导致的变异属于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
(4)有人提取了红眼果蝇的mRNA,用法获得正常P基因的有效片段,再通过法将其扩增,然后导入紫眼果蝇的早期胚胎中,观察发育成熟的果蝇眼色。发育成熟的果蝇眼色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