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表示一个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模式图,a~e表示相关物质。将该植物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测量随光照强度增加装置内CO2的变化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图2所示(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的e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2分析可知,影响A点和B点光合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D点时植物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提高到30 ℃,图中C点会向_____________移动。
(5)在25 ℃、1 klx光照条件下,该植物5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消耗CO2________mL。比较A、B两点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A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
(6)在25 ℃条件下,假如白天和黑夜各12小时,平均光照强度在____________klx以上时该植物才能生长。
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有关实验。
组别 |
材料 |
实验试剂(其他条件正常) |
观察内容 |
A |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
清水、苏丹Ⅲ染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 |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
B |
糖尿病人的尿液 |
X试剂 |
颜色变化 |
C |
肾炎患者的尿液 |
Y试剂 |
颜色变化 |
D |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
Z染色剂 |
观察DNA、RNA |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镜外,还需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________和________。
(2)A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的作用是___ _____,细胞中小颗粒呈___ _____色。
(3)B组实验的X试剂是_____ _____,实验后的颜色是_____ ___色。
(4)C组实验的X试剂是______ ____,实验后的颜色是____ ____色。
(5)D组实验中,Z染色剂是,细胞核呈色,细胞质呈色。
下图为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属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_______步骤,该过程的模板是[ ]__________。
(2)根据图并参考右表分析:[1 ]___________上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___。
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据查Ⅰ-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
(1)控制遗传病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属性基因;控制遗传病乙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属性基因。
(2)Ⅰ-1的基因型是,Ⅰ-2能产生种卵细胞.
仔细阅读图一和图二,请据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图一中下列编号所代表的中文名称:
④;⑨
⑵图二所示过程叫。此过程必须遵循原则。
下图中编号①~⑤的图像是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24)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回答问题:
(1)将捣碎的花药置于载玻片上,滴加__________染色1~2min,制成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可通过观察细胞中___________的形态、数目和位置的变化来判断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2)据图分析,图②中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__。图③中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_,并且___________________间发生交叉互换。请将上述观察到的细胞图像按减数分裂的时序进行排序:①→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②中的细胞有_______个染色体组,图⑤的每个细胞中含姐妹染色单体_________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