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在治疗人类某些疾病时,人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得到的胚胎干细胞经诱导分化,形成相应的组织器官后,可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操作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进行图中过程①时,需将体内取出的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至 期,该期卵母细胞核的位置靠近 ,可用微型吸管将之与细胞核一并吸出。
(2)图中过程②表示将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重组细胞,使其在发育培养液中完成 ,最终形成囊胚的过程。
(3)图中过程③④表示从囊胚中取出 细胞,将其培养在 细胞上,形成大量胚胎干细胞的过程。胚胎干胞在形态上的特性表现为 。
(4)图中过程⑤表示在培养液中加入 ,就可以诱导胚胎干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用于患者的组织器官移植。
如图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寒冷环境下,可通过图中激素[ ](填字母)分泌量的增加和细胞内_________的活动增强以增加产热量,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等变化以减少散热。
(2).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及产生寒冷感觉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体温调节方式是。
(3).图中垂体可分泌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
(4).人在空腹或饥饿时,血糖下降,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__________,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细胞是。
牛奶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生鲜牛奶中的微生物情况反映了奶牛的健康状况,也影响奶制品的运输和贮藏;牛奶在饮用前都要经过巴氏消毒,以杀死有害微生物。
(1).巴氏消毒的方法是。为检测消毒前后牛奶中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做如图操作。用无菌吸管从三角烧瓶中吸取1 mL生牛奶稀释液至盛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如此重复3次,将10mL生牛奶稀释到10-4浓度后,取0.1mL滴在培养基上。
(2).将牛奶稀释液滴加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应选择的涂布工具是。该涂布工具最合适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
A.火焰灼烧 | B.高温高压灭菌 |
C.酒精擦拭 | D.紫外线照射 |
(3).图13所示方法为稀释培养法,按此方法培养得到的3个培养皿中菌落数分别为25个、23个、24个,则生牛奶中每毫升含细菌数为________个。
(4).消毒后牛奶中绝大部分细菌被杀死,若用稀释培养法检测消毒后牛奶是否含有细菌,则在操作步骤上应作什么改动?__________________。
(5).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数量,可评价食品是否受到污染。下表培养基配方中,大肠杆菌能够生长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6).从生牛奶取样培养得到的菌落中,混有各种杂菌,从中检测出大肠杆菌的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具有特征可以鉴别大肠杆菌。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如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
(1).第一期时前,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一个。
(2).实验中表示环境选择的因素主要是。
(3).经过八代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具有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
(4).果蝇由原品系向甲、乙两类品系变化的现象,进化学上称为。
(5).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
(6).科学家对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E-e]的显性基因频率作了统计,在第十代时,甲箱中A、E基因频率分别为61%与65%;乙箱A、E基因频率分别为95%与65%。则甲、乙两箱果蝇中的Ee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A-a]等位基因纯合体出现的频率较高的是箱。
(7).生物多样性包含的三个层次中,多样性能有效地增大种群基因库,有利于物种适应环境变化而长期生存。生境多样性是多样性形成的基础,保护生境,减缓荒漠化进程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
(12分)图表示某植物细胞中部分结构发生反应的示意图。A-L字母表示物质;x1—x4表示B物质量的变化过程,y1—y4表示L物质量的变化过程;①—④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分别写出图22中物质A、B、L的名称、、。
(2).I生成J的过程名称是;③过程的场所是;④循环过程的场所是。过程①、②、③中,F产量最大的过程是。
(3).若x3=x4,则此时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关系为。若x4=y4,则下列有关等式在数值上成立的是(多选)。
A.x4=y1-y2 B.x2=x1-y4
C.y2=y3-x1 D.x1=x2+x4
(4).在有光条件下,用14C标记小麦吸收的L进入图22的物质代谢过程,则14C在图中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字母等表示)。
(8分)图为某同学感染细菌后的免疫机制模式,图中大写字母表示细胞,小写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据图回答。
(1).A、B、E细胞名称:ABE。
(2).伤口处A细胞数量突增,这一现象的生物学意义是。
(3).细菌感染引起机体发烧,适度体温升高可以通过来提高免疫反应速率。
(4).图中③、④过程表示的是该同学体内发生的(体液/细胞)免疫过程。
(5).b、c物质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