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科研人员为研究土壤pH对粳型杂交稻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消毒后生理状态良好且相同的水稻幼苗分别置于pH为4.0、5.0、6.0、7.0和8.0的培养液培养,其它条件适宜;
②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水稻幼苗叶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计算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b的值,结果如下图。
分析回答:
(1)培养水稻幼苗的过程中,隔天更换培养液,除了可以防止缺氧造成烂根和营养不足之外,还能防止培养液 的改变,影响实验结果。
(2)测定叶绿素含量前,需要提取叶绿素。提取的方法是:在剪碎的绿叶中加入SiO2、 、
后快速研磨,经过滤获得色素滤液。
(3)测定水稻幼苗叶片呼吸作用速率时需在 条件下进行。
(4)由图乙可知,水稻对pH的适应范围较广,在 范围内对水稻的生长影响不大。结合甲图分析,pH的变化主要导致 的变化.从而影响光合速率。
(5)若pH为4.0时,水稻幼苗要正常生长,每天适宜的光照时间不少于 小时。
下图为白化病(A-a)和色盲(B-b)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请回答:
(1)白化病的遗传方式是
色盲的遗传方式是
(2)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Ⅰ1Ⅰ2,
Ⅲ9,Ⅲ11。
(2)写出Ⅲ10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为。
(3)若Ⅲ8与Ⅲ11结婚,生育一个患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生育一个患白化病但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为,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0正常人当中有一个白化病基因携带者,若Ⅲ8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男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患白化病男孩的概率为。
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为性基因。
(2)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子代患病,则亲代之—必;若Ⅱ-5与另一正常人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
(3)假设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为性基因。I-2的基因型为,Ⅲ-2基因型为。假设Ⅲ-1与Ⅲ-5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所以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间的婚配
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1代都是显性性状。现选用具有上述性状的三个品种分别与F1进行异花传粉,依次得到以下结果:
品种①×F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
品种②×F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
品种③×F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0∶0
品种④×F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0∶1∶0
品种⑤×F1→全为黄圆
请分析上述结果,写出这五个品种的基因型:
①②③④⑤
下图中的图甲是雄性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的图解,图乙是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的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请根据这两个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的线段A代表图甲中的 [ ]细胞,图乙中的线段B代表图甲中的 [ ]细胞。
(2)图甲中的[2]所示的细胞有对同源染色体。
(3)图乙中的线段B所示的细胞中,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为,线段D所示细胞中,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为。
下图是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图。请据图回答:
(1) 从图可以看出,它表示 细胞(填动物或植物)有丝分裂的各时期。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条。与细胞e相比,细胞b的染色体数目。
(2) 各时期细胞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其中染色体数目最清晰,是观察和计数染色体最佳时期的是图。
(3) 图a中的①表示在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结构,此结构叫做;②的作用是牵引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它的名称是;③存在于上图中的c、d时期,它的名称是;④的名称是,当它向四周扩展后,将逐渐形成。
(4) 在上述图中,能肯定有染色单体的是图和图_______(用字母表示)表示的时期,此时每个染色体上含有个DNA分子。与前一时期相比,图a时期细胞中染色质发生的最主要变化是。
(5)以下细胞中,具有细胞周期的是(多项)。
①神经细胞②根的分生区③精子④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