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市2004-2013年用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城市可能为( )
A.济南 | B.青岛 |
C.北京 | D.大连 |
该市用水量减少幅度最大的是( )
A.生活用水 | B.农业用水 |
C.工业用水 | D.生态用水 |
关于该市工业用水量减少原因叙述错误的( )
A.工业技术进步,水资源利用率提高 |
B.工业用水价格提高,节约用水 |
C.该市较多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迁出到周边省份 |
D.气候变暖导致工业用水总量减少 |
专家认为,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完成3~4题。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村行》的评论,哪些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
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同时包含了由视觉、听觉感受到的景象
乙:“万壑有声含晚籁”中的“万壑”指的是遍布的黄土沟壑
丙:“荞麦花开白雪香”指的是由视觉、嗅觉感受到的春天景象
丁:“村桥原树似吾乡”是由视觉看到的景物,并引发的移情想象欣赏
A.甲乙 | B.甲丙 | C.乙丁 | D.丙丁 |
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 |
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 |
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 |
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 |
下图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读图,回答小题。在图示景区的主要自然景观中( )
A.峡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 |
B.河流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 |
C.瀑布的落差受径流量控制 |
D.湖泊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 |
在景区服务设施中,依次布局游客中心、加油站、餐厅、巡防站的合理方案是( )
A.①③②④ | B.②③①④ |
C.③②④① | D.④①③② |
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完成小题。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冻结成雨 |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
近年来,当地开展拉萨河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工作。下列做法合理的有
①提高文化生态景区的集聚性 ②利用河滩低地布局文化建筑
③控制著名景区的旅客日流量 ④防治湿地退化
⑤吸收外来文化,改造当地民俗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④⑤ | D.③④⑤ |
下图为中国天气网所作的我国春节假日天气预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本次天气过程的形成主要是受:()
A.蒙古西伯利亚气旋的影响 |
B.冷高压产生的锋面天气过境的影响 |
C.副热带高压产生的暖锋过境的影响 |
D.副极低低压产生的冷锋过境的影响 |
初七与除夕相比较,我国00C等温线的分布位置:( )
A.会向南方移动 |
B.会向北方移动 |
C.会向秦岭山地北坡的高海拔地带移动 |
D.基本不移动 |
受该天气系统的影响,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除青藏地区外,图中受影响的地区降温幅度由北向南递减 |
B.因秦巴山地的阻挡,四川盆地的天气不受其影响 |
C.如果海水不结冰,渤海湾地区的海上航行不受其影响 |
D.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的损失较南方地区小 |
读我国2007年省际迁入人口、迁出人口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概况是
A.东南沿海各省份迁入人口均多于其他各省份 |
B.迁出人口主要来自秦岭—淮河以南的内陆省份 |
C.净迁入地区全部分布在沿海省份 |
D.北方、西北地区总迁移人口普遍多于南方和青藏地区 |
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影响有
A.缓解了粤、京、沪等地的人地矛盾 |
B.扩大了川、豫等省区同沿海省区的经济差距 |
C.造成了珠三角等地的“民工荒”现象 |
D.加大了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