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10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月22日下午,中国科协公布了2014年度十大科普事件。"APEC蓝"、"星际穿越热映"、"埃博拉侵袭西非国家"等入选了2014年十大科普事件。
APEC蓝,是指: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2014年11月3日上午8点,北京市城六区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37微克,接近一级优水平。网友戏称天空的蓝色为“APEC蓝”。
(1)APEC蓝可以反映我国当前什么环境问题?试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2)简述该类问题的防治措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B位于山顶甲的________,D、G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
(2)C、D两地高程相等,若分别从C、D两地登上甲山顶,各有什么有利和不利条件?
(3)要在海边建油港码头,应建在A处还是B处?其理由是什么?
(4)港口计划在E处或F处利用水力发电,各有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该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及天气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该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地貌特征,并说明成因。
(2)据图中信息描述①、②两城市该时期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及成因。
(3)分析该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不利自然条件。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西部,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
材料二:瓦汗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谷底海拔4900多米,每年6~8月都会有牧民来此放牧。
材料三:阿富汗附近地区略图及沿图中四段经线的年降水分布曲线图。
(1)简述图示区域沿36°N纬线的降水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2)分析当地的牧民只有在6~8月才到瓦罕走廊放牧的原因。
(3)简要分析克什米尔地区多地震的主要原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自然原因。
(2) 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
(3) 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出影响本区域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4) 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
读某区域图,虚线为等高线,AB为晨昏线,此时甲地刚好看到日落。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流经甲地的河流注入某大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位于(南、北)半球。其流向大致是。如果该河流位于西半球,则其注入的大洋可能是洋。该河水文特征为
。
(2)如果甲地时间为当地17时,则北京地区的昼长约为小时(取整数)
(3)甲地区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其成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