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继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建设“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之后,2014年12月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一次提及,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我国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
①有利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②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
③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④有利于增强我国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扩大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决定2010年继续组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这表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
|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D.文化是人类一切活动及其产品 |
在一些城市的草坪花丛中,人们常会看到“小草微微笑,请你绕一绕”、“让我们与蜜蜂和蝴蝶共舞”等非常人性化的语句,提醒人们不要踩踏采摘。下列诗句的寓意符合这一育人理念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 C.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愁 |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据统计,90%以上的世界新闻由西方七国垄断,美国影片占全球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票房的三分之二以上。这告诉我们
| A.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 B.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 |
| C.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必须反对外来文化 | D.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
近年来,名人故里之争愈演愈烈。从炎帝到老子、孙子;从李白、杜甫到诸葛亮、赵云,甚至被中国传统文化所不容的西门庆,也被两省三地争得不亦乐乎。据此回答1—2题。名人故里之争的背后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说明
| A.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 B.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 C.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同步发展 |
把一些中国历史上或是文学作品中的反面角色代表作为“名人”来开发,警示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时要
| A.坚决杜绝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 B.以文化市场的需求作为开发取舍的标准 |
| C.最大程度挖掘文化遗产中的经济价值 | D.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价值取向 |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六十四届联合国大会上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并进,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包容理念,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 A.独立自主 |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 D.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