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在奥斯特实验中,将直导线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指针靠近直导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把小磁针放在导线的延长线上,通电后,小磁针会转动 |
B.把小磁针平行地放在导线的下方,在导线与小磁针之间放置一块铝板,通电后,小磁针不会转动 |
C.把小磁针平行地放在导线的下方,给导线通以恒定电流,然后逐渐增大导线与小磁针之间的距离,小磁针转动的角度(与通电前相比)会逐渐减小 |
D.把黄铜针(用黄铜制成的指针)平行地放在导线的下方,通电后,黄铜针会转动 |
图1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cm处的质元,Q是平衡位置在x=4cm处的质元。图2为质元Q的振动图像。则
A.t=0.3s时,质元Q的加速度达到正向最大 |
B.波的传播速度为20m/s |
C.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负方向 |
D.t=0.7s时,质元P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
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和M,把它们靠在一起从光滑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物块B对物块A的压力为
A.Mgsinθ B.Mgcosθ C.0 D.(M+m)gsinθ
一正弦交变电流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交变电流
A.周期为0.125s | B.电压的有效值为![]() |
C.电压的最大值为![]() |
D.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 |
一束单色光由玻璃斜射向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长一定变长 |
B.频率一定变小 |
C.传播速度一定变小 |
D.一定发生全反射现象 |
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
B.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
C.β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
D.γ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