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原创)2014年3月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德国柏林发表演讲:中国对周边国家坚持亲、诚、惠、容的理念。我们主张通过协商和对话妥善解决争议。在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决捍卫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说明了(  )
①国家间的关系是由国家力量决定的
②坚决捍卫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
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维护世界人民的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文化继承、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三者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B.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D.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据调查,在孩子们喜爱的优秀读物中,许多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如《哈利·波特》等。许多家长希望能够让孩子多读些有“中国味”的优秀图书。这说明(  )

A.应借鉴外来文化,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B.引进的图书是不适合中国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应予以查封
C.应抵制外来文化,不要让它影响我们中国的孩子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今年清明节,献花、植树、朗诵、折纸船、网上祭奠等文明祭奠形式开始取代放鞭炮、烧纸钱等旧习俗,成为很多地方人们寄托哀思的方式。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文化的发展必须否定传统
B.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C.文化的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
D.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变迁被现代文明所取代

“传统文盲”与“现代文盲”相对应: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作)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出现这种现象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就会失去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根据现存实证,广东开平碉楼在明代后期已经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并且存在于现实中
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③传统文化都是过时的、落后的文化
④传统文化都是优秀的文化,都是民族文化的精粹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