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 (1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低碳旅游是一种倡导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低碳娱乐、低碳购物的旅游消费活动,而贯穿其中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识。下表为某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概况,读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某景区基础设施概况表
景区交通 |
两条线路,一是人行栈道;二是公路,为大型观光车用,票价10元。 |
景区餐饮 |
绿茵山庄,枫叶山庄 |
景区其它服务设施 |
垃圾桶随处可见;厕所沿线适当位置均有设置,无专门净化处理设施。 |
景区软环境 |
景区内除票务员外,其它工作人员较少。 |
针对地区低碳旅游发展战略试提出合理化建议。
读图,回答问题。(12分)
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图
(1)川气东送管道主干工程西起普光气田止于上海市,它穿越了________、________两大地形区;我国境内与其大致平行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
(2)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和终点都靠近长江,但没有采取长江航运而采取了管道运输,是因为管道运输( )
①运量大、连续性强 ②建设周期短、费用低 ③安全可靠 ④损耗小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3)图中宜昌至上海川气东送输气干线与我国________(能源)输送线路基本一致。
(4)除跨区域资源调配外,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状况的措施还有哪些?
(5)从全国整体来看,川气东送工程应属于西气东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分析川气东送工程的建设有何重大意义。
读下列材料及相关简图,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玉米生产大国,我国玉米生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地区,而美国玉米生产形成了玉米带。
材料二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攀升和石油资源的日渐紧张,大力发展生物乙醇燃料生产是我国应对该问题的有效措施,然而国家发改委却紧急叫停了玉米加工乙醇的项目审批。
(1)我国东北地区的两大商品粮基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________。
(2)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大于美国,但总产量差异较大,造成中美两国玉米生产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有________。(选择填空)
A.机械化水平 | B.土壤条件 |
C.水源条件 | D.市场条件 |
(3)试分析国家发改委紧急叫停玉米加工乙醇项目审批的原因。
(4)根据玉米产业发展过程示意图中的阶段划分,目前,我国主要处在________阶段,美国主要处在________阶段。从我国国情出发,试为提高我国人均粮食产量提出合理建议。
(5)评价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辽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通辽市水文站的河流断流统计表。
时段 |
断流年数 |
断流天数 |
径流量(亿m3) |
1991~1995 |
1 |
61 |
9.62 |
1996~2000 |
5 |
817 |
4.43 |
2001~2007 |
7 |
2555 |
0 |
(1)读材料一,从地形、气候、水文三个方面说明图示区域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
(2)读材料二,分析该流域断流现象的延续将会产生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务院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
材料二近年来,被称为“长江之肾”、“鸟类天堂”的鄱阳湖持续干旱,2012年1月水位更是创下60年来历史新低。为了破解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面临的困境,专家提出“以闸抗枯”。在鄱阳湖入江水道,屛峰山与长岭山之间,设置泄水闸,最大孔口将达到60米,右岸还将设置阶梯式鱼道。
材料三 “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神秘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和常规意义上的沙漠不同。它的形成须具备地表具有丰富的物质来源,旱季和风季重合以及植被稀疏等条件。上图中M地附近有20多万亩沙丘。
(1)结合图文材料,说明在鄱阳湖入江水道建闸发挥的作用有哪些?
(2)简要叙述M处“天漠”形成的过程。
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阅读以下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湖南省、广东省简图。
材料二广东、湖南两省的区域综合发展指标。
地区 |
年度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三类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 |
三类产业就业比重 (%)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
||||
第一 产业 |
第二 产业 |
第三 产业 |
第一 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 产业 |
||||
广东 |
1980 |
249 |
33.2 |
41.1 |
25.7 |
70.6 |
17.2 |
12.2 |
480 |
2005 |
21701 |
6.3 |
49.5 |
44.2 |
32.0 |
39.7 |
28.3 |
23603 |
|
湖南 |
1980 |
192 |
42.3 |
40.2 |
17.5 |
77.0 |
14.1 |
8.9 |
365 |
2005 |
6473 |
19.4 |
40.2 |
40.4 |
48.6 |
21.5 |
29.9 |
9616 |
数据中国统计年鉴(1980年~2006年)
材料三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装备、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
(1)比较湖南、广东两省地势特征的显著差异。
(2)依据材料二,比较广东、湖南两省区域发展差异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分析湖南、广东两省在重化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