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30°N)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甲乙两地为两处风景点,沿虚线L1坡度为60°,沿虚线L2坡度为4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假设太阳直射点每天南北移动的纬度相等,不考虑天气因素,一年内乙地正午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最多的日期最接近(  )

A.6月上旬 B.9月中旬
C.11月下旬 D.12月中旬

甲乙两地中,夏季游客应选择的日出观赏点及原因是(  )

A.甲地;海拔较高,视野开阔,且不挡观日出的视线
B.甲地;坡度陡,观日出的视野更开阔
C.乙地;夏季日出东北,观日出视线更佳
D.乙地;比甲地日出早,观日出效果更佳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流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正确的一组是(  )
①水土流失严重 ②大气污染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 ④水体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长江近十几年洪涝灾害频繁的人为原因之一是(  )

A.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工程 B.裁弯取直工程 C.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D.围湖造田

该流域开发的优势是(  )

A.上、中、下游水能资源均丰富 B.石油资源丰富 C.天然黄金水道 D.太阳能资源特别丰富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河流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冬末春初降水较多

为了雨季蓄洪,甲地区防洪水库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

A.9~10月 B.11~12月 C.1~2月 D.4~5月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湿地急剧萎缩。对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气候干旱,黄河断流 B.小浪底进行的调水调沙实验
C.石油勘探和开采 D.滥垦滥伐、建筑占地

一张卫星照片清晰显示:一个面积达96.7平方千米的湖泊从青海湖分离出去,青海湖由单一大湖裂变成了湖泊群,专家表示这是青海湖生态恶化的突出特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与青海湖面积变小,基本无关的因素是(  )

A.环湖地区草场退化,沙化严重
B.全球性气候变化,气温上升,降水量减少
C.由于土地垦殖,导致围湖造田和引水灌溉
D.过度放牧和长时间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青海湖生态环境的是(  )
①实施湿地保护②草原鼠虫害防治③沙漠化土地治理
④生态保护林建设⑤退牧还草 ⑥生态移民等工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

A.湖滩面积大,水浅 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