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些外国学者认为汉代察举制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功绩”。下列与察举制相符的是(    )

A.“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B.“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C.“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D.“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引文能够反映出井田制实质的是(  )

A.“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A.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B.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C.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人之言语,轻者达数尺,重者达数丈,数丈以外,不复可闻。自有电话,则虽相去千里,而无语不可达矣。”这是选自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篇课文,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

A.电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B.中国已经受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新式学堂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D.电话的应用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下表反映了1918—1920年中国进口日本纱和印度纱的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
日本纱
印度纱
1918.5—1919.4
70891
39251
1919.5—1920.4
34177
138906
增减
-36714
+99655

A.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B.印度纱物美价廉
C.群众性反帝斗争开展D.一战后日本经济萧条

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而到了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的观点发生这样鲜明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认为

A.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停滞,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出现
B.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
C.“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
D.太平天国运动既不反对帝国主义也不反封建主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