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即“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是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材料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西部9个省区市和东部5个省。为了实施这一构想,国家将加大对上述区域内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改善民生,促进区域、城乡均衡发展,推动区域内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材料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秉承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不限国别范围,不搞封闭排外机制,不以控制他国经济命脉、改变他国政治制度为目的,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通过“一带一路”,世界见识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襟。
(1)根据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中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建设“一带一路”对的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相关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某地区各种所有制企业数量情况
年份 |
国有企业 |
集体企业 |
非公有制企业 |
混合所有制企业 |
2002年 |
35家 |
22家 |
18家 |
5家 |
2013年 |
5家 |
8家 |
42家 |
60家 |
注;表中所减少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大多与非公有资本以股份制的形式组成混合所有制企业。10年来该地区的经济总量翻了两番,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所创造的产值占全区产值的80%以上。
表二:该地区劳动力在各种所有制企业中的就业情况
年份 |
国有企业 |
集体企业 |
非公有制企业 |
混合所 有制企业 |
失业率 |
2002年 |
23% |
25% |
34% |
10% |
8% |
2013年 |
5% |
10% |
40% |
44% |
1% |
注;10年中该地区每年新增劳动力达10万人,还有近20万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另据统计,该地区10年来,各种民事纠纷大大减少,刑事案件发生率降低了50%。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描述表一和表二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表一、表二,谈谈该地区的做法对其他地区改革和发展有哪些启示?
我国钢铁生产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平均能耗 |
我国吨钢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 |
吨钢收入 |
我国售价300美元,发达国家500美元 |
品种质量 |
我国90%的产品为粗钢,高档货少,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依赖进口 |
生产率 |
我国330吨/人年,发达国家450吨/人年 |
规模 |
中国钢铁企业1600多家,2006年产钢500万吨以上企业21家,其中排名前4位企业集中率仅为14%,巴西、韩国、日本、印度、美国、俄罗斯分别为99%、88%、73%、68%、61%、69% |
注:目前,中国钢铁行业年生产能力已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还有在建能力7000万吨,拟建能力8000万吨。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增强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合理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读下表,回答下题。
1978~2013年我国经济发展部分指标变化情况
项目 |
1978年 |
1992年 |
2008年 |
2013年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624.1 |
26923.5 |
300670 |
568845 |
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 中的比重(%) |
0.9 |
13.9 |
52.3 |
6l-8 |
市场化程度(%) |
0 |
26.0 |
76.4 |
79.6 |
注: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大致在85%—95%之间。
(1)描述上述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阐释这些变化的原因。
2013年,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还是收入分配改革。
材料一:2月,国务院批准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在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艰难出台后,新一届政府领导班子再次对收入分配提出了明晰的要求。制定出台合理提高劳动报酬、加强国有企业收入分配调控、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等重点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
(1)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就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山东省政府统筹安排资金6亿元,加大对“老、小、孤、残”群体的保障力度,制定出台就医、养老等具体民生政策,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多渠道筹集省级资金11.7亿元,加快落后产能关闭淘汰,大力优化产能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通过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不断完善税收政策,继续深入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有力的保障了山东省经济的健康发展。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财政作用的?
2013年12月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从经济发展的长远眼光看,增加农民收入,启动农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显得尤为重要。要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国家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