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原创)材料一:今天的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道德滑坡现象是有的。有人摔倒,没有人救助,没人管,就是文化、道德品德的缺失。根源在于思想道德体系没有建立和形成。我们应该把建设思想道德体系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纳入全民的社会公德教育,这是建设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因为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自觉性现在需要被唤起。没有文化自觉就没有文化自信。我们有雄厚的中国文化传统基础,只要把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做好,我们的这个自信就会建立起来。
材料二: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才能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也才能唤起创新创造的活力。当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对于实现中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是如此。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阻碍其建立的因素依然存在,我们需要打破前进中的旧痼新疾,打破各种条条框框,让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驶入更加辽阔的海域,自然会赢得民众的满心期待。这种文化自觉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道路自信,必将激励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和担当去啃硬骨头,去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的作用角度,谈谈树立文化自觉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二,从发展的状态角度,说明为什么实现中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3)运用辩证法的本质,谈谈对材料二关于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途径的理解。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无锡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无锡市相继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
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2004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 市”、“农民工满意城市”等荣誉基础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构建和谐宜人新无锡。
请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谈谈无锡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有什么意义。

我国为什么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地重要战略任务?

(辨析题)
只要物质条件好了,文化自然会发展起来。

人们具有的文化素养是与生俱来的吗?如何提高民族的文化素养?

(论述题)
材料一 2005年4月12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我们应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 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 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把亿万人民紧祭吸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
材料二 2004年山西电视台的春节晚会《春天祝福》中,有一个节目叫《欢乐节奏》,它用我国民族传统的二胡演奏贯穿始终,连缀了中国民间舞、欧美的拉丁舞、踢踏舞、古典的芭蕾舞,这种融合古今中外艺术形式于一身所产生出的强烈反差和对比,给了观众新鲜的审美满足,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而也有 人以文化创新为名,以国剧大师梅兰芳为题材搞了个芭蕾舞剧。对这一文化创新,专家尖锐地指出:京剧的立身之本是唱念做打,抽去了国剧精髓,这一所谓文化创新就失去了美学依据,观众如何看得出那个跳芭蕾舞的就是我们的国剧大师梅兰芳?
结合材料回答:
(1)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哪些优秀文化?
(2)材料二中的两种文化创新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与评价?
(3)根据所学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进行文化创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