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陈述I |
陈述Ⅱ |
| A |
KSCN溶液也可检验Fe2+ |
待测液先后滴入足量氯水和几滴KSCN溶液后变为血红色,证明待测液含Fe2+ |
| B |
SO2具有漂白性 |
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
| C |
NaHCO3为强碱弱酸盐 |
NaHCO3溶液显碱性 |
| D |
反应物比例不同可导致产物不同 |
铁与氯气化合可能生成氯化铁,也可能生成氯化亚铁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两者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
| B.分子式为CnH2n的化合物,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可能不使其褪色 |
| C.通式相同,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
| D.凡含有苯环的物质都是芳香烃 |
两种气态烃的混合气体共0.5mol,在空气中燃烧得到0.8mol二氧化碳和18g水,关于该混合气体的说法合理的是
| A.一定含甲烷,不含乙烷 | B.一定含乙烷,不含甲烷 |
| C.一定是甲烷和乙烯的混合物 | D.一定含甲烷,不含乙烯 |
分子式C3H6Cl2的氯代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可得到两种同分异构体,则C3H6Cl2的名称是
| A.1,3-二氯丙烷 | B.1,1-二氯丙烷 | C.1,2-二氯丙烷 | D.2,2-二氯丙烷 |
已知:25℃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小 |
| B.25℃时,向Mg(OH)2的澄清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降低 |
| C.25℃时,Mg(OH)2固体在20 mL 0.01 mol/L氨水中的Ksp比在20 mL 0.01 mol/LNH4Cl溶液中的Ksp小 |
| D.25℃时,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为MgF2 |
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一定时,Ksp(SrSO4)随c(SO42-)的增大而减小 |
| B.三个不同温度中,363K时Ksp(SrSO4)最大 |
| C.283K时,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
| D.283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K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