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 A. |
铝制餐具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的食物 |
铝能与食物中的酸、碱反应 |
| B. |
伤口消毒常应用75%的酒精而不是95% |
75%的酒精其氧化性要强于95% |
| C. |
养金鱼用的自来水一般先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 |
能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
| D. |
洁厕灵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 |
两种溶液混合产生的有毒气体——氯气 |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4molA和2molB放入一密闭容器中2A(g)+B(g)
2C(g)+D(s),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a;在相同条件下,按下列配比分别投放A、B、C、D,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不等于a的是:()
A.4mol、2mol、0mol、2mol B.2mol、1mol、2mol、2mol
C.2mol、1mol、2mol、1mol D.2mol、1mol、0mol、1mol
某无色溶液中,已知含有H+、Mg2+、Al3+等阳离子,逐滴加入NaOH(aq),则消耗NaOH(aq)的体积(x轴)和生成沉淀量(y轴)之间的函数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其中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12C和14C互为同位素 | B.乙醇与二甲醚(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
| C.红磷与白磷互为同素异形体 | D.H2O与D2O互为同位素 |
某0.01mol/L的稀硝酸溶液恰好氧化一定质量的铁、铝混合物,已知两种金属均被氧化为最高价态,还原产物只有NO。若用0.01mol/L的NaOH溶液溶解相同质量的该混合物,碱液的体积是稀硝酸溶液的1/5,则样品中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3 | B.1:3 | C.1:4 | D.5:3 |
我们日常所见到的颜色鲜艳的花果,如红、黄、蓝、绿色水果,都含有类黄酮,类黄酮为这类花果提供了植物色素。科学研究发现,类黄酮这一化学物质,在人体内经细菌分解就会转化为二羟基苯甲酸,它有抑制甲状腺功能的作用。二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为:
,对于二羟基苯甲酸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二羟基苯甲酸既具有羧酸的性质,又具有酚的性质 |
| B.1 mol二羟基苯甲酸只能与1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
| C.二羟基苯甲酸溶液中滴加三氯化铁溶液,可以得到紫色溶液 |
| D.二羟基苯甲酸可通过甲苯的氧化、取代、水解等反应制得 |